略阳徐家坪镇人大推行“五联五促”机制提升代表履职水平

2024年09月03日 政治 文章字数:1448 文章浏览数:
  本报讯(通讯员 景刚)今年以来,略阳县徐家坪镇人大结合实际,创新推行人大代表“五联五促”工作机制,帮助代表密切联系群众、了解民情、听取民声,进一步提升代表履职水平。
  联系村组,促进乡村建设。侯占园是县人大代表,家住徐家坪镇朱儿坝村。2021年他积极响应“万企兴万村”行动,回到家乡成立郙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朱儿坝村开展结对联系共建行动。他密切联系群众,与村“两委”积极探索一二三产、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投资5.06亿元,建设集农事体验、温泉游乐、民宿度假、会议接待为一体的郙阁田园综合体,解决就业岗位150多个。近年来,郙阁田园综合体先后被评为陕西省“万企兴万村”行动典型项目、汉中市“五个农业”示范园区(基地企业)。朱儿坝村先后获得“陕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全省乡村旅游示范村”、陕西省“千万工程”示范村等多项荣誉。
  联系企业,促进问题化解。汉中裕美农业公司是徐家坪镇招商引资企业,2022年以来该公司在徐家坪社区流转土地,建设蔬菜大棚,改良土壤,种植葡萄、圣女果、乳瓜等果蔬产品。省人大代表、徐家坪社区党支部书记杨清海,密切联系企业,从土地流转到大棚建设,从设施完善到用工组织,他为企业出谋划策,解决问题。在项目建设运营初期,大棚用水量大,原有水源无法满足需求,常常出现断水情况,杨清海得知后积极向镇政府、行业部门反映,争取供水管网改造。在杨清海的联系跟进下,大棚建设项目顺利推进,企业得以及时生产。
  联系干部,促进沟通交流。张雪花是市人大代表、县人大常委,现任陕西福瑞源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雪花在徐家坪社区流转土地发展密植桑园350亩,建设养蚕大棚、蚕桑文化展示厅,建设桑叶茶、桑葚酒加工车间,形成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格局。在张雪花的带动下,徐家坪社区也想发展蚕桑产业,但苦于缺乏技术,一筹莫展。张雪花得知情况后,主动联系社区干部,从桑苗采购、大棚建设,到蚕种选择、养蚕技术、产品销路等方面,张雪花都毫无保留地进行指导。目前,徐家坪社区流转土地315亩发展密植桑园,建设养蚕大棚2处2550平方米,2023年以来累计养蚕110张,股份经济合作社收入18万元,纯收益4.4万元。
  联系党员,促进作用发挥。大水沟村是全县最大的“烟叶种植千亩村”,但人居环境一直是村上的老大难问题。宋文涛是县人大代表和大水沟村党支部书记,他通过入户走访、电话微信等方式,深入联系村党支部所有党员,促进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个别思想守旧的党员,在宋文涛的联系引导下,变得积极主动。同时,宋文涛通过召开院坝会等方式,广泛动员全村群众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今年5月以来,先后组织机械20余台班,发动群众投工投劳400余人次,清理主干道11公里、沟渠3条、安装村界牌2处。现在的大水沟村人居环境变得更美了,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更高了。
  联系选民,促进意见收集。家住猫儿沟村的刘生义是镇人大代表,也是猫儿沟村党支部书记,他固定联系选民40名。在走访中,选民提出任家湾生产道路需硬化。刘生义组织村“两委”成员实地查看,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要求,组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决定使用村集体光伏收益分红小型公益项目资金进行建设。在施工中,刘生义动员受益村民投工投劳,严格项目管理,一条长80米、宽2.5米的道路,路基拓宽及水泥硬化仅花费0.96万元。自刘生义担任镇人大代表以来,累计收集选民意见建议40余条,每次参加镇人代会,刘生义都积极提出议案,履职尽责,不遗余力推动政府工作落实。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徐家坪镇各级人大代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提高履职能力,为徐家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