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谷飘香收割忙 共绘天汉好“丰”景

2024年09月04日 影像 文章字数:618 文章浏览数:

   稻熟千重浪起伏,金黄一片映秋光。时下,我市122万亩水稻陆续进入成熟期,农户们抢抓晴好天气收割水稻,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忙碌的丰收景象。
  风景如画的稻田,是百姓致富增收的“希望田”,更是夯实粮食安全的主战场。汉台区徐望镇汪洋村,颗粒饱满的稻穗散发着阵阵稻香,驻村工作队员深入田间地头帮助群众抢收稻谷,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他们的责任与担当。作为洋县稻谷主产区的纸坊街道办和洋州街道办,金灿灿的稻谷迎风摇曳,收割机在田垄间来回穿梭,现场机器声轰鸣,割稻、脱粒、秸秆还田、装车等流程一气呵成。除了现代化机械作业,传统人工收割水稻也偶尔出现在山区水田,南郑区湘水镇晏家坝村几户村民正弯腰忙着收割水稻,田埂上三五成群的农民有说有笑,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据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测产数据显示,预计今年我市水稻亩产1400斤左右,比去年每亩增加100斤。近年来,我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积极引入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不断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确保粮食颗粒归仓、丰产丰收。

(本报记者 刘俊强)


  1.高铁列车从洋县洋州街道办何家村稻田上方驰骋而过。 本报记者 刘俊强 摄

  2.收割机在勉县老道寺镇稻田驶过,留下大小不同的图案。 本报记者 汤江 摄

  3.农机手驾驶收割机在洋县纸坊街道办纸坊村收割水稻。 本报记者 汤江 摄

  4.洋县洋州街道办梁家村村民忙着运送稻谷。 本报记者 刘俊强 摄

  5.南郑区湘水镇晏家坝村村民田间收割忙。 本报记者 刘俊强 摄

    6.汉台区汉王镇高姚村村民用小型打谷机脱粒。 本报记者 汤江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