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着烈日骄阳,穿梭于茂密的树林中,略阳县国有金池院林场护林员——
用汗水守护绵绵青山
本报记者 何淼 通讯员 韩群祎
虽处暑已过,但连日来的持续高温天气给护林防火工作带来了严峻考验。在略阳县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顶着烈日骄阳,穿梭于茂密的树林中,皮肤被烈日晒得黝黑,衣服也析出了一道道白色盐渍。他们是国有金池院林场的护林员们,用汗水守护着绵绵青山。
国有金池院林场位于略阳县五龙洞镇,总面积约9.08万亩,分布有云杉、冷杉、七叶树、羚牛、羚羊、熊等珍稀野生动植物。整个林场设有磨坝管护站、金池院管护站、吊坝管护站3个管护站,负责一线巡护工作的护林员有10余人,护林工作任务重、责任大。
伴着晨光,金池院管护站的几名护林员身穿迷彩服、臂戴红袖章,拿着弯刀、沿着曲折的山路开始了一天的巡护工作。护林员们熟练地在树林间穿行,脚下的路也渐渐从平坦的村道变成了蜿蜒的山道。“对于我们护林员来说,巡山时遇到难走的路段,手脚并用是常有的事。”护林员黄兴健介绍道,当前高温天气下巡山主要是负责消除火灾隐患、宣传森林防火知识,为的就是坚决不让一粒火种进林区。
“大家都仔细点,现在是高温天气,一个小火星都可能引发大火灾。”黄兴健一边提醒着同事,一边对枯草、树叶进行集中清理。在巡林的同时,护林员们还对林场的树木生长情况、是否有病虫害的侵袭、是否有非法砍伐的迹象一一进行检查,用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守护着每一棵树木的健康。
巡过几个山头后,炽热的阳光洒满山林,烈日下的山林深处,无风闷热,行走其间,仿佛置身一个巨大的蒸笼,热得让人喘不过气。汗水顺着护林员们黝黑的面庞滑落,湿透的工作服紧贴后背,但他们没有丝毫懈怠,短暂休息后,他们又拿起弯刀继续前行。 烈日骄阳下,护林员黄兴健背靠树木通过喝水来解渴降温。 韩群祎 摄
“今天没有发现什么特殊情况,这对我们来说就是最好的消息。”返程途中,黄兴健也没闲着,一边说着四周巡山情况,一边对着路边的树木拍照记录。
今年,是黄兴健扎根国有金池院林场的第26年,而他的同事们,最长的在此坚守了近30年,最短的也有10年。这群平均年龄50岁的护林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牢牢守护着一道道生态安全屏障。
据了解,略阳县植被繁茂,森林覆盖率达78.75%,森林灭火工作“点多、线长、面广”,防火工作任务艰巨。自进入酷暑以来,该县不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严格落实巡林制度,优化完善林(山)长制组织体系和责任体系,发挥林(山)长制制度优势,加强违法毁林处罚、森林火灾防范、森林病虫害防疫,形成“山有人巡、林有人管、责有人担”的网格化管理格局。严格落实“一长三员”网格化管护体系,明确三级林(山)长486人,县级总林(山)长先后开展巡林调研10次,镇(街道)级林(山)长累计巡林1250余次,村级林(山)长累计巡林8600余次,连续32年未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