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的家乡——汉中

2024年09月06日 小作家 文章字数:1359 文章浏览数:

汉中市青年路小学六(3)班 王苓郦 指导教师 张丽君


  我去过许许多多的地方,有热闹繁华的北京,有号称“山城”的重庆,有拥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美名的桂林……但都比不上她,她就是我的家乡,有“两汉三国,真美汉中”之称的汉中。
  我爱她的山水风光。汉中的山水,没有桂林山水的美丽,没有杭州西湖的妖娆,没有西藏布达拉宫的异域风情,但她有自己独特的美。冬日的龙头山,天刚蒙蒙亮时,站在半山腰远眺,一座座山峰高低不同,连绵不绝,一团团云雾在山尖儿上跳起了“华尔兹”。过上十多分钟,当太阳探出它的小脑袋,此时,微弱的光芒闪烁在半山腰,慢慢地,慢慢地照亮了大地。攀登到山顶的时候,一眼望下去,到处银装素裹,白茫茫的一片。树上、山顶,还有草丛、小路、台阶,到处都穿上了白色的棉袄,铺上了柔软的、洁白的地毯,仿佛置身在冰雪的天宫当中。天气晴朗的时候,还能看见远处的汉江,它就像洁白的丝带妖娆地飘在天际之间。如果是夏天,漫步在龙头山中,绿树成荫,处处鸟语花香,感觉不到夏日的炎热,好不心旷神怡。可是,这样的美景一直都是这样吗?不!如果你前几年来龙头山,看见的到处都是游客扔掉的垃圾,处处可见的花草、树木被破坏。你看,自从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以来,人们的文明行为多了,文明程度提高了,现在的龙头山也比以前干净了许多,美丽了许多。
  我还爱她的历史文化。中国有三个拜将台,其中一个就在汉中。汉中的拜将台坐落在汉中的主城区。主台高八米,面积约七千平方米,四周台塔高耸,雄姿伟岸。相传汉高祖刘邦在此设坛敬祭天地,拜韩信为大将军时所筑。台塔的四周用汉白玉栏杆围砌,台场平坦宽敞。南台脚下东西各树立一石碑,东碑阳刻“拜将坛”三个字。明瑞王曾诗碑曰:“高祖筑坛拜将帅,天佑汉室帝业开”。还有一个古汉台位于市中心,楚汉相争时筑建,刘邦驻汉中发迹而定鼎。故将国号定为“汉”。他住过的高台就被后人尊称为古汉台。宋代的张少愚有“留此一坯土,犹是汉家基”的诗句,其中的“一坯土”,就是指残存的高台。清代的陈毓彩有诗云:“赤帝龙兴事已陈,层台巩固尚如新。当日宫廷湮没迹,此时郡国有仁人”。还有褒河的栈道、留坝的张良庙、勉县的诸葛祠、定军山等等,汉中的历史古迹数不胜数。
  我最爱的,还是她那浓浓的生活气息。闲暇之余出去溜达,到处欣欣向荣、人声鼎沸。走进菜市场就能听见此起彼伏的吆喝声,分外热闹。每天早晨,面皮店里总是坐满了人,谁来都是这样一句话:“一碗热面皮跟菜豆腐。”色香味俱全的热面皮,清汤伴随着白嫩豆腐仿佛才是一天生活的开始。吃完早点,漫步在大街小巷,地砖结实了,再也没有往日一下雨溅一身泥。街道两旁也种满了绿植,整个城市仿佛就是一座公园。如果是阳春三月,汉中郊区的油菜花,金黄灿灿的一大片,还有粉红的桃花,绿色的杨柳,清清的汉江水,那真是置身于水墨画中的感觉……
  我爱我的家乡——汉中。爱她的山水风光,爱她的历史文化,爱家乡淳朴的人民。只有每个人都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勤劳奋斗,并且提高文明素质,争做文明市民,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我们的家乡才会更加美丽。

  编辑点评:作者运用段落排比的方式“我爱……”,从三个方面:山水风光、历史文化、生活气息抒写了汉中的美和我对她的爱,文章层次分明,结构紧凑,语言凝练、优美,多处名人诗词的恰当引用,为文章增添了文采。是宣传推介汉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