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艺人郭建中

2024年09月20日 汉风古韵 文章字数:1653 文章浏览数:

王蓬


  汉中地处秦、蜀、鄂、陇交汇地段,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决定了汉中会受到秦、楚、蜀、羌多种文化影响。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伴着农事岁时与婚丧娶嫁,多种多样的民间演艺活动与形式应运而生,而且都有浓郁的地域特色。端公跳坛,小型傩戏,跑竹马、踩高跷、板凳龙、舞彩龙、地围子、磨影子、双龙舞、彩莲船等,林林总总有几十种之多。即便平时,婚丧娶嫁、红白喜事,或是某家在遇到亲人生病、家道不顺时,便都要选择吉日,请巫师端公进行除魔驱邪。以至端公在秦巴山地成为一种职业,有头脑的还会吸取众家之长,形成自己独特套路程序,吸引观众,取悦事主。祖辈生活在这片沃土的郭建中深受民间文艺感染并成就自己的一份事业就是很自然的事情。
  要说也是缘分,我与蒿文杰、郭建中都曾生活在蜀道要冲褒谷口外的张寨村。村后就是巍峨高耸的秦岭,整个三千多口人近千农户的村子背靠秦岭,面对整个汉中盆地,沟渠纵横,土地肥沃,田畴连片,称得上是一块风水宝地。张寨村是个素有文化传统的大村,1963年成立的“农二哥诗社”就是闻名遐迩的群众性文学艺术社团。我与蒿文杰、郭建中也都是“农二哥诗社”成员。我与蒿文杰在创作组,郭建中是演出队的导演,其中许多戏目都出自他手,这份荣光绝非偶然。郭建中1961年高中毕业,在学校就喜爱文艺,有一副好嗓子,常登台演出,在当年褒一中崭露头角,若不是个儿稍矮,就会被因演歌剧《红梅岭》走红的汉中歌剧团录取。回乡务农,他也没有放弃对民间文艺的喜爱。1970年前后,在公路改线当民工的郭建中创作出小歌剧《战飞线》,在全市文艺汇演中一炮走红,获得奖励。日后在“农二哥诗社”的各种活动中,郭建中作为能编、能导、能演的难得多面手,自然成为张寨村演出队的主要骨干,每当年节岁时都能把一场戏红红火火演奏起来,很给张寨村挣得体面;也在漫长且孤寂的农家岁月中,给庄稼人增添一份愉悦。
  郭建中给我留下至深印象的还有他打胡基时的矫健身影。我回乡务农后,和郭建中、蒿文杰都成为生活底层的农民。首先得用原始沉重的工具挣工分养家糊口。我家从城市到张寨村落户后,需要修房,胡基是不可或缺的材料。郭建中是村里有名的胡基匠,这是比打板墙、泥水匠更具技术也更出力费劲的活计。胡基类似砖块,却比砖大不少,长四十公分,宽三十公分,厚十公分。不用火烧,把黄土装进模具用石锤筑紧而成的一种土质建材。用于房间的隔断和封堵板墙留下的空隙,是修房必不可少的建材。打胡基要有硬杂木做成的模具,还要有称心如意的石锤。工匠定额为每天一架胡基500页,容不得半点拖拉。我至今记得郭建中给我家打胡基时,清晨天还没亮,他就到工地,棉袄一脱,双袖一挽,立即开打。我当供土的小工,一把草木灰撒进模具,接着倒进黄土,郭建中首先一脚踩到模具中间,把黄土挤满四边;然后提起石锤,前三下后三下,乒乒乓乓再三下,再用脚使劲踩平,开模讲究技巧和力气,劲要恰到好处才能搬取胡基放到平整处。一天500页,数千次抡几十斤重的石锤,全凭好身板和一把好力气。
  如今,已年过八旬的郭建中写出他长篇回忆录《我与端公戏》,回顾他自幼受民间文艺尤其是端公戏的影响,在超过60年的漫长岁月中,50年笔耕不辍,导演不息,创作演出的端公小戏《秋菊傲霜》《老两口喜逛桔柑园》《谢孙桥》《渴盼》《砖吃豌豆》《放牛郎招亲》《村道上》《院坝里的心声》《菊花开了》《石门寻宝》《婆媳情》等。单从篇目就不难窥其浓浓的故乡情结。不仅有距张寨村近在咫尺的褒谷口外鼎鼎大名的石门石刻,有庄稼院里普通百姓的心声,有改开年代,社会进步,商品经济发展后在农村出现的男女婚恋的变化和新型婆媳的诞生,林林总总,不一而足。由于郭建中熟悉端公小戏的程式和曲调,深谙当地群众的审美情趣,加之端公小戏要求道具不多,舞台大小皆可,只需演员精干,随时都可演出,这使郭建中写出的端公小戏都曾搬上舞台,在乡村田野多次演出,广受群众欢迎。
  世间人各有志,或侧重钱财,或侧重精神。可以说郭建中把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他热爱的小戏之中,于民有利,问心无愧,理所应该受到人们的尊重,深信这部汇聚着毕生心血的作品集也会受到大家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