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绽芳华 巾帼谱华章

——汉中市妇女儿童工作综述

2024年09月21日 综合·广告 文章字数:2391 文章浏览数:

本报通讯员 梁珊 邵兰


  岁月深长,见证时代变迁,留下奋斗足迹;足音铿锵,诠释巾帼担当,谱写有为答卷。
  市四次妇代会以来,在省妇联有力指导和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团结引领汉中160万妇女,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锚定“绿色循环·汉风古韵”战略定位,大力发扬“四自”精神,充分发挥“两个独特作用”,在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冲锋在前、建功立业,获得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全国妇女儿童维权先进集体、全国依法治理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全省三八红旗集体、全市目标责任考核蝉联优秀单位、全市记二等功公务员集体等荣誉,以忠诚、担当、拼搏有力助推了汉中高质量发展,切实发挥了“半边天”的作用。

  团结引领妇女群众听党话、跟党走

  市四次妇代会以来,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切实承担起团结带领妇女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责任,在全社会叫响做实“巾帼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主题教育品牌,推进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深入妇女群众心。
  心向党,发挥“汉家妹子宣讲团”作用,线上线下开展“巾帼大宣讲”“院坝说事会”“巾帼读书会”群众性爱国主义宣传教育等活动300余场,覆盖22.8万人。
  树典型,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培养树立全国、省、市各类先进集体、先进个人724个,打造“礼赞巾帼”“致敬最美奋斗者”“巾帼领读者”等专栏,掀起巾帼奋斗新时代的篇章。
  向“云端”,开设汉家妹子“一网两微多号”新媒体矩阵,推出正能量图文3000余篇,点击量达500万人次,30余篇信息被中央主流媒体刊载,累计阅读量达2000余万次,“网上妇联”工作经验入选全国妇联改革创新优秀案例。

  积极搭建妇女干事平台、创业舞台

  市四次妇代会以来,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引领服务联系广大妇女以行动建功新时代、以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以实现自身发展赢得出彩人生。
  在决战脱贫攻坚主战场,创新“三送”巾帼脱贫模式,扶持88个“妇”字号基地、合作社带动就业1.5万余人,培训2.6万名妇女走出去做家政、留下来当巧娘。
  在乡村振兴大舞台,广泛开展“巾帼兴粮节粮活动”,实施“农村妇女素质提升计划”,深耕“巾帼美家行动”品牌,累计创建“巾帼美家”“五美庭院”示范村428个、示范户7377户,全国妇联“美丽庭院看乡村”现场推进会在汉中召开。
  在创业服务第一线,举办助力高质量发展巾帼对话会、春风行动女性专场招聘会、女科技工作者座谈会、妇女家政手工技能大赛40场,建立女大学生创业就业基地27个,开展“妇联主席直播带货”6期,带领妇女群众增收致富。

  文明新风充盈千家万户

  市四次妇代会以来,全市各级妇联组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入实施“家家幸福安康工程”,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
  建设好家庭,立足城乡社区,常态化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持续开展清廉家庭、书香家庭、绿色家庭等特色创建活动,参与人次30万+,揭晓各类先进家庭典型995户。
  涵养好家教,成立市巾帼家庭教育协会,出台《汉中市家庭教育“十四五”规划》,培育“天汉父母大讲堂”“行走的课堂”等家庭教育品牌,建立各类家教服务基地1040个,开展家庭教育讲座300余场次,惠及家庭50万余户。
  弘扬好家风,构筑流动、乡贤、列车、广场、街区多维一体的家风宣传阵地,举办家风家教巡讲、故事分享活动70余场次,命名廉洁文化进家庭示范点22个,表彰清廉家庭50户。编印《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好家风支撑好社风》等系列丛书,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大家庭落地生根。

  努力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市四次妇代会以来,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千方百计为妇女儿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不断增强妇女儿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源头维权见成效,建立妇女儿童维权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不断夯实妇联与政法、检察、公安等部门的联动合作机制,畅通12338妇女儿童法律服务热线,挂牌建立200个标准化维权服务中心(站)、婚调委,构建起全方位维权服务工作格局。
  普法宣传常态化,出台实施妇联系统“八五”普法实施方案,组建巾帼法律维权志愿者服务队,开展1020场普法宣传活动,510期“以案说法”“普法微课堂”,320场女童保护公益讲座,推动巾帼普法进万家。
  关爱服务暖人心,认真实施“秦女子关爱妇儿行动”、特困妇女儿童紧急救助、“两癌”患病妇女救助、“红凤工程”等项目,关爱、救助困难妇女儿童2146人,开展“爱心妈妈”结对关爱、寒暑期留守儿童关爱活动330场,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妇女儿童身边。

  广大妇女姐妹在改革中更有获得感

  市四次妇代会以来,全市各级妇联组织紧紧围绕市委加强群团工作的意见和妇联改革方案,坚持“强三性”“去四化”,妇联组织形态、工作格局、精神面貌、整体形象焕然一新。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创建“天汉巾帼先锋”党建品牌,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妇建,以作风建设新成效展现妇联干部新作为。
  干部队伍不断壮大,配齐配强市县镇村四级妇联干部队伍,落实市县“专挂兼”副主席配备,3万名基层妇联执委活跃在基层一线,在全省率先建立三八红旗手(执委)工作室91个、“三新”领域妇联组织597个,“汉莲(联)花开 朵朵出彩”的基层妇联组织建设新格局已经形成。全省“三新”领域妇联组织建设培训班暨推进会在汉中召开。
  基层活力更加迸发,构建分级分层培训体系,举办科级优秀女干部培训班、基层妇联主席示范培训班、“巾帼领头雁”培训班,探索“执委回娘家”“月履职清单”举措,做实执委在身边服务零距离,蓄电赋能妇联干部,压担激发基层活力。
  回首望,无愧芳华;向前看,铸就辉煌。站在新的起点,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姿态,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妇女为努力建设环境优美、绿色低碳、宜居宜游的生态城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汉中新篇章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