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巴民歌入选中小学教材

2024年09月24日 社会民生 文章字数:522 文章浏览数:
  本报讯(记者 朱媛媛)近日,镇巴民歌中的代表曲目《撒花调》成功入选人教版七年级音乐教材,这是继《太阳出来眯眯笑》《山歌子来啥好听》《正月是新春》被纳入人教版中小学音乐教材之后的第四首镇巴民歌。
  镇巴民歌是数千年来镇巴人民创作积累的巨大文化财富,是镇巴地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它题材丰富、种类繁多,涵盖劳动号子、山歌、茅山歌、小调等,按歌词内容可分为劳动类、生活类、情爱类、民俗类、时政类、历史传说故事类和红色歌谣类等。
  多年来,镇巴先后涌现出了刘光朗、马骥家、田洪涛、王帮斌、彭光琴等优秀的镇巴民歌传承人,他们坚持静态传承和动态传承,一方面搜集原始的镇巴民歌,通过音视频等形式留存,另一方面积极改编创作符合时代特征的、大众化的民歌作品,深入田间地头表演,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经过一代代镇巴人的努力,镇巴民歌在新时代奏出了新华章,先后被列入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镇巴县被命名为“民歌之乡”。
  《撒花调》作为镇巴民歌的代表曲目,以其独特的旋律、生动的歌词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撒花调》入选音乐教材,学生们能够直观地了解镇巴民歌的魅力所在,在歌声中感受到了镇巴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情感与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