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园中秋

2024年09月24日 副刊 文章字数:1153 文章浏览数:

雍小英


  村里小商店的女主人打开商店的大门,男主人和我打招呼:“你们今天有心,回老家来过节啦。我刚才还盘点了一下咱们村上连十个人都不到了。”我一边往里走一边说:“不可能是十个人吧?我估计今天回来的怕有五六十个人。”他笑了笑,说:“今天过节差不多,就是平时人少。”逢年过节赶回村子,家乡的吸引力够巨大了。
  怎么能不大呢?月是故乡明!中秋节是丰收节、团圆节,也是思念的节日。年轻时不懂得亲情、乡情的可贵,只觉得跑得越远越有出息越有本事。人到中老年之后,才觉得有一个家可以回,有一个老人还在,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这是母亲去世后我第一次回老家过中秋节。尽管母亲的老房子已经有些破败,河边的新房我也嫌难打扫卫生,但是幺叔的房子这两天正在装修,他在那里住了十几天了。车停在屋后路边的空草坪上,幺叔刚好看见,他有些吃惊,赶紧一边跟我们打招呼,一边搬东西。我说:“幺大,今天八月十五,中秋节,你知道吧?”幺叔爽朗地边笑边说:“知道,知道。我早上去院坝挡头你三叔家,他说下午擀面吃,我们一起过节。”幺大说得轻松随意,我听得心里一惊:儿女都不在家的两个老人决定抱团过节了,我的心一阵悲凉,又一阵欣喜……
  我毫不犹豫决定在幺叔的大厨房做饭。两口大锅,大案板,劲爆的柴火,都十分给力。我信心很足,一上手心里就格外舒畅踏实。因为,这一餐饭是在老家的柴火灶上做。窗外可以摘辣椒、西红柿、茄子,这感觉就像母亲活着时,我的每一个周末。母亲在厨房忙,我就在厨房外的院坝边或东头的菜地里,剜青菜、拔小葱、摘辣椒、摘苦瓜、摘西红柿。这感觉踏实温暖,能消除一周积攒的疲劳和烦乱。现在,我又找回这种感觉了,原来,我是多么喜欢乡村田园生活,多么喜欢烈火烹油大锅做饭给一家人吃的感觉。菜肴可以不高级不名贵,但是绝对绿色环保。在一切从零开始的做饭过程中,我感觉自己彻底摆脱了各种信息的骚扰和没完没了的焦虑,竟然想到自己为一些事犹疑不定,把自己搞得面目全非,心非所愿却又不能自持的荒诞行为,是多么不应该,不值得……
  侄女和侄儿拔葱、摘辣椒,剥蒜、削黄瓜、削洋芋等,幺叔添加柴火,他总是担心掌握不好火候,问我:大火还是小火。他知道,我最怕坐在灶门前架火,我常常会把火弄灭,然后找吹火筒去吹,一顿饭下来,满脸是锅烟煤灰。这是过去寒暑假里,每日两餐我的固定妆容。母亲在世时,那是她干的,现在幺叔干。
  吃饭的时候,像以往拍了照。弟弟发在家庭群里引起好一阵热闹。妹妹们评论菜品,说让我们慢慢吃。我说,你们谁有空,赶紧回来吧,再回来三四个人也吃不完。城里上班的和老家吃饭的在那一刻完全融进了中秋团圆的氛围中,大家都被难以割舍的亲情浸润。
  返程的时候,月色如水,大地宁静而明亮。家乡的月亮又圆又大,从老屋的房顶上,从门前的山巅上,从神溪河的溪流里,一路伴随我们从青山的褶皱里融进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