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巴构建平安和谐稳定边界

2024年09月25日 法治 文章字数:1065 文章浏览数:

  本报讯(通讯员 马玉琢)为加快推进相邻地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健全完善跨区域性矛盾纠纷联合化解机制,推进涉边镇(街道)村(社区)边界联合调解、化解矛盾工作机制建设,镇巴县司法局坚持党建引领,用好“五联”诀,多方联动,不断拓展调解工作领域、完善制度机制、创新方式方法,在助力构建平安和谐稳定边界工作中作出有益尝试。
  组织机构联建。建立县、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矛盾纠纷联防联调委员会,在边界矛盾纠纷多发、突发的农业、林业、道路交通、婚姻等领域,建立14个专业性、行业性、区域性调解组织。县级联防联调委员会研究、部署和推动联防联调工作全面开展,协助调处跨界纠纷;接壤地区镇(街道)联防联调委员会实行主任轮班值守制度,具体负责调委会的日常工作和跨界矛盾纠纷的调处工作并管理、指导村(社区)联防联调委员会组织开展工作;接壤地区村(社区)建立联防联调委员会,及时排查和化解跨界矛盾纠纷或隐患,随时沟通双边情况。
  信息网络联享。在建立组织机构的基础上,接壤地区各基层司法所、公安、镇(街道)、村(社区)两委干部加强协同合作,联通接壤地区各类信息互通共享。建立联络员制度。接壤地区司法所各自明确一名联络员,建立重要警情、重大矛盾纠纷、重大突发事件等要情会商机制,重要工作信息互相共享。同时建立值班制度。边界调解中心由接壤地区司法所负责安排工作人员值班,具体负责边界调解中心的日常工作,接到群众申请调解或反映问题时做好登记,并及时通知另一方司法所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掌握情况,及时会商研判,确保信息畅通。
  安全风险联防。以人民调解为基础,坚持“统一协调、优势互补,平时互动、战时联动,队伍共建、信息共享、高效协同”的原则,建立接壤地区司法所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定期研究、分析边界地区矛盾纠纷的规律特点,针对不同季节、不同区域、重点领域、重点人群的矛盾纠纷,加强联合排查和联合调解。
  治安维稳联动。接壤地区从各自人才库中挑选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边界纠纷调解经验丰富的调解员,建立边界地区纠纷调委会人才库,并制作联系卡,针对边界地区易发的环境污染、森林防灭火等突出问题,加强维稳联动,一旦发生涉边纠纷,第一时间联系对方调解员,共同前往纠纷所在地进行稳控,确保矛盾纠纷及时化解。
  矛盾纠纷联调。纠纷当事人为双边镇域的,边界调解中心及时受理调解。边界调解中心调解遇到阻碍时,按照“三三制”原则上报边界调解中心指导小组,由指导小组负责协调配合,做到早排查、早介入、早处置、早化解,确保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难事不出镇,真正实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