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全力打造“汉”字号劳务品牌

带动就业近40万人,创造经济效益140亿元

2024年10月10日 社会民生 文章字数:790 文章浏览数:

  本报讯(通讯员 冯桥)近日,我市“汉中藤编师”劳务品牌亮相陕西省人社厅主办的“就业展宏图 劳务铸品牌”主题展示活动,受到群众关注和热捧。我市近年来把打造“汉”字号劳务品牌作为增进民生福祉的加速器、高质量发展的稳定器、就业增收的助推器,探索“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共建、群众共享”培育机制,推动城乡劳动力由粗放流动向高质量供需对接转变,促进人力资源有效开发利用。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打造文旅餐饮类、非遗类、服务型等6大类20个劳务品牌,带动就业近40万人,创造经济效益140亿元。
  今年3月,市人社局、市财政局联合制定印发《汉中市劳务品牌培育工程方案》,开展劳务品牌培育建设,力求“十四五”末实现“一县一品”“一县多品”目标,对培育认定的劳务品牌,按照每个品牌最高30万元的标准给予品牌引领单位一次性奖补。我市人社部门和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把握汉中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就业实际,通过规划引领、政策支撑、梯度培育等举措,培育孵化出“汉中藤编师”“汉中面皮师”“西乡秦巴茶工”“宁强羌绣工”“留坝民宿管家”等为代表的各类品牌,初步形成重点品牌“顶天立地”、特色品牌“铺天盖地”的竞相发展态势。通过技能提升行动,累计筹措6600余万元资金帮助8.1万名城乡劳动者提升劳动技能,推动品牌长远健康发展。全市1600余名劳务品牌从业人员取得高级工及以上技能等级证书,增加劳务收入。通过招聘衔接供需两端,设立劳务品牌招聘专场、专区等方式,全市今年累计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228场次,畅通劳务品牌从业人员转移就业渠道,产生劳务经济收入30亿元。市劳动就业服务局组织特色知名劳务品牌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展示交流活动,扩大品牌市场关注度和美誉度。组织拍摄《云朵上的绣娘》《朱鹮之原 有机洋县》等影视作品,在央视等全国性媒体播放,让汉中面皮飘香世界、非遗藤编享誉海外、秦巴茶艺走俏九州、留坝民宿家喻户晓,“一根藤,一双手,一条致富路”等品牌逐渐被大众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