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而不休 老有所为
——记洋县老科协高级畜牧师、省科技推广先进工作者王成武
2024年10月12日 综合·广告
文章字数:2169
文章浏览数:

1955年3月,王成武出生在洋县龙亭镇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78年恢复考试制度,作为汉中农校首届考生,他考取了畜牧兽医专业。1981年毕业后,为回报家乡养育之恩,他主动申请回到洋县,先后在站房乡、酉水区畜牧兽医站、洋县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和老科协工作。40多年来,他不忘初心、矢志不渝,把一腔热血都奉献给了钟爱的畜牧业。
竭尽全力搞科研
1981年,王成武被县农牧局派到洋县最边远的山区乡——原站房乡兽医站工作,并被指定为负责人。报到后,他才知道站房乡兽医站是一个空名站,既无房舍,又无办公设施和畜禽疫病诊疗条件,原有一名职工还是当地人。他明白一切工作得从零开始,就在这种艰难条件下,凭借坚强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从筹集建房资金、采购建房材料,在县农牧局和当地政府的支持下,用不到3年的时间和不到3000元的资金建起了3间大房、1间小房约100平方米的房舍,并购置了简单的办公设施和常用的兽医诊疗器械,从此基本保证该乡畜牧兽医工作能够正常运转。
两年后,王成武调到原洋县酉水区畜牧兽医工作站。1989年,时任站长的他,参与完成了《陕西省“猪瘟”“鸡瘟”防制技术集团承包》。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他坚持深入一线,跟班防疫,开展技术指导,严把技术操作规程关,积极动员农户参加畜禽预防接种工作。此项目完成后,经省、市、县联合检查验收,各项指标全部达标,洋县和酉水区分获全省和全县第一,此课题获当年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1990年3月,王成武也被省农业厅评为“陕西省科技推广先进工作者”。
1992年初,由于工作出色,他被调到县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1995年元月起任畜牧技术推广科科长。在担任科长的11年间,王成武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每年至少完成一个关于畜牧业发展课题。先后参与完成了《洋县畜禽疫病普查》《生猪人工授精网络建设》《农业科技进村入户》《财政支持洋县瘦肉型商品猪技术推广》《畜禽遗传资源调查》《畜禽养殖污染源调查》《“一村一品”养猪示范村建设》,以及科技办点等重大科技项目,为保障全县畜产品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由他主笔的《利木赞牛冻精细管改良本地黄牛技术推广》《洋县高产奶牛胚胎移植》等课题报告,从方案设计,操作规程及技术规范的制定,数据和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等工作都由他潜心完成,这些课题的完成为解决该县和周边县区奶牛资源短缺,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科技支撑。课题分获2012、2013年度“洋县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
发挥余热谱新篇
2016年3月,王成武正式退休,但作为一名畜牧业专家,他对从事一生的事业依然情有独钟,当接到洋县老科协发出的邀请后,他欣然接受,特别是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助力乡村振兴中,退而不休,老有所为,发挥余热。
2020年夏季,他受洋县人社局、陕西航空技师学院和洋县朱鹮职业培训学校邀请,先后到该县磨子桥镇、槐树关镇和纸坊办等地的14个村,开展“洋县人社局、陕西航空技师学院、县校协作就业职业提升培训”22场,参训人员1100人(次)。此次培训结束后,经考核合格,颁发《职业技能培训合格证书》250本,共有153人与当地养殖专业合作社或养殖大户签订了劳动务工就业协议,为贫困劳动力就业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0年7月中下旬,他受洋县农业农村局和诚宇职业培训学校之邀,冒着酷暑赴6个项目实施村,举办“洋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科技培训会”6场。通过培训,使参训群众农业生产科技水平普遍提高,又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学科技、懂科技、用科技,从而使全村农业综合能力得到极大提高。2020年7至12月,他应洋县恒昌种养专业合作社邀请,到该社举办培训3场,提高了农民科学养畜能力,打造了一批养牛大户、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养殖专业村。
2017年以来,他先后受洋县朱鹮、智通、汉中创晨、汉中锦华等八个职业培训学校邀请,分别到108个村开展培训209场,参训人员累计10400人(次),发放培训资料10000余份,为群众脱贫致富和该县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退休后的王成武,仍然坚持订阅《畜牧兽医杂志》等专业期刊,并经常购买反映畜牧兽医技术前沿科技的书刊和资料,为编写培训课件提供优质素材。2017年以来,共编写培训课件约50万字,并制作成电子课件,开展电化授课,从而大大提高了培训的质量和效果,深受参训人员好评。
虽然年近七旬,可一颗乐于奉献的心,让他闲不下来,不但在课堂上现场宣传家禽家畜养殖科普知识,而且注重利用手机、电话和视频等方式扩大科普交流范围,宣传畜牧养殖业科普知识,为养殖户提供饲料配方、畜禽疫病治疗方案等操作办法。
辛勤耕耘结硕果
王成武扎实认真的工作作风,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不但受到了同行的信任和尊重,也得到党和政府的肯定,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和奖励。
自1990年以来,王成武先后获得省级奖励3次,市级奖励4次,获县级科技进步奖3项,多次被该县老科协评为优秀会员;2020年被市老科协评为“优秀老科技工作者”,同年,他被县委组织部授予“洋县2020年度优秀人才”。他撰写的30多篇论文分别在《畜牧兽医杂志》《农村养殖技术》《中国畜禽种业》《陕西省畜牧兽医学会》《汉中科技》上刊登。其中《洋县养羊产业的发展与思考》获“陕西省畜牧兽医学会优秀论文三等奖”;《利木赞牛冻精细管改良本地黄牛效果》获“汉中市人民政府优秀论文一等奖”;《浅论猪肉质量安全问题及应对措施》获“汉中市政府科技论文三等奖”和“汉中市畜牧兽医学会论文一等奖”;《对酒糟养牛技术的探索与研究》获洋县老科协评为“2023年度调研报告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