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服务升级 筑牢健康基石

—— 西乡县积极改善群众就医体验侧记

2024年10月13日 要闻 文章字数:1623 文章浏览数:

本报通讯员 刘欢


  在西乡县,一幅以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为核心,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的幸福画卷正徐徐展开。该县紧盯“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大病在县级、小病在基层”的目标,5年来累计投资7.64亿元,全面优化县、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和医疗装备,持续提升县域诊疗能力和水平,积极改善群众就医体验,筑牢“大卫生、大健康”基石。

  龙头引领 县级医院建设迈向高质量

  该县医疗体系建设中,县级公立医院被赋予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龙头地位。该县不断健全现代医院科学化管理,确定医院定位与发展目标,从医疗质量管理、人才培养引进、信息化建设到财务管理等多方面持续发力。全面启动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三级医院创建及县人民医院“千县工程”,严格按照三级医院标准进行管理。
  在实际医疗服务中,该县在做好农村常见病多发病诊疗的同时,大力加强县级医院专科建设,打造特色专科,将重点放在提升急诊急救、县域外就诊率高的病种服务以及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和水平上。通过健全一级治疗学科,完善二级学科体系,全力提高血液透析、肿瘤治疗、重症医学和精神疾病等专科水平。如今,该县已建成省级重点专科2个、市级重点专科11个,代表急诊服务能力水平的“五大中心”2023年底全部建成并通过验收,县级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在全省同级别医院中名列前茅。
  借助城乡医院结对帮扶,该县与江苏省启东市人民医院、陕西省人民医院、陕西省中医医院以及汉中市3201医院等三级医院建立合作关系,实现优势互补、资源下沉。通过合作指导,已帮助该县血液透析、重症医学科、肿瘤科等重点专科开展新技术、新项目。

  深化医改 基层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该县卫健局牵头,以县人民医院、中医医院为总院,23家卫生院为分院,组建2个医共体。坚持人、财、物资源下沉,建立机制、强化考核,引导总院向分院投入,确保人员、资金每年下沉到位。力争每年支持分院规范开展1至2个技术项目,推进基层医疗机构能力建设,夯实基层基础,统筹城乡卫生事业发展。
  依托该县2个医共体总院,完善医疗质量控制体系,成立涵盖医疗、护理、院感、检验、影像、中医、合理用药7大临床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加强对镇村等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的指导,提高县域内基层医疗机构医疗质量同质化水平,使全县基层卫生院服务能力在全市位居前列。
  截至去年底,该县所有乡镇卫生院配备急救车、心电监护仪,10家卫生院完成胸痛救治单元建设,11家卫生院配备无创呼吸机等急救设备。去年以来,共排查诊治455例胸痛患者,成功急救抢救危重胸痛患者35名。
  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近年来,该县2个医共体总院向分院选派业务骨干担任业务副院长,同时,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探索绩效分配办法,形成正向激励。在村医管理方面,县财政每年拿出30余万元,对村医参加医疗养老保险实行定额补助,稳定村医队伍。

  优化配置 服务效率显著提高

  该县按照合理配置、资源共享、适度超前的原则,强化县、镇、村医疗机构装备建设。县级公立医院在保障常规设备齐全的基础上,配备高、精、尖设备,所有卫生院按照“保基本、强基层”要求,配齐检验、检查常规设备。近年来,先后完成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疾控中心迁建、中医医院改扩建、卫生院能力提升等重点工程。同时,高标准启动区域肿瘤治疗中心及配套服务、县中医医院能力提升和城乡居民医养结合等卫生重点项目,为提升医疗服务效能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
  为进一步解决基层卫生院优质医师短缺、业务能力薄弱等问题,该县在县人民医院、中医医院以及23个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远程医疗云平台,并依托总院建立心电中心、影像中心、检验中心和远程会诊系统。今年上半年,借助该平台已顺利开展远程心电诊疗1611例、远程影像诊疗2890例。
  在提升服务效率方面,该县大力推进智慧医院建设,先后增设30余台具备预约、挂号、缴费、办卡等多功能的自助服务机;推出线上挂号、候诊、缴费等便捷服务,开通线上医疗服务功能。这些举措有力地推动了智慧医疗体系向纵深发展,有效地提升了群众的就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