鹮乡蝶变绘就城乡新画卷

2024年10月13日 要闻 文章字数:664 文章浏览数:

本报通讯员 张恤民


  干净整洁的公共环境,良好规范的交通秩序,优质文明的服务窗口……金秋10月,朱鹮之乡洋县处处洋溢着文明和谐的社会新风。
  走进该县龙亭镇柳山村,错落有致的农家院落、整齐有序的产业基地、鲜亮引人的宣传标语、设施齐全的便民广场,一幅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画卷呈现在笔者眼前。
  在该县,和柳山村一样在近些年悄然发生蝶变的镇村还有很多。
  “以前我们村环境差,后来村上建了文化活动广场,既有健身设施,也有孩子们的游乐设施,人人都夸我们村环境好。现在我在村上工作,心情特别舒畅。”谈起村里的变化,茅坪镇东村干部毛红新竖起了大拇指。
  产业兴,农民富。近几年,该县强力推进“有机产业+粮菜果药畜”协同发展。
  “今年我种植了5亩有机稻,双亚公司提供种子,我们按要求种植,公司和我们签订了订单,无论市场价格高低,公司都按照合同价回收,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黄安镇刘家坝村柳志娥告诉笔者。据了解,该村有80余户村民参与订单种植,面积达400多亩。
  在纸坊街道草坝村3000多亩黄金梨园里,一颗颗硕大的黄金梨压弯了树枝。在专业合作社院子里,一筐筐黄金梨整齐地摆放在地上,工作人员正忙着给客户发货。草坝村是远近闻名的有机梨果种植之乡,年产鲜梨8000多吨,每年可为全村增收1500多万元。
  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该县围绕打造全国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基地和全国有机产品交易中心目标,根据各村实际,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稻蛙、稻渔、黄金梨、烤烟、林麝、有机稻米、猕猴桃等产业蓬勃发展。截至目前,该县认证有机产品15大类、111种、17.68万亩,培育链主企业23家,发展有机产品生产企业41户,成立合作社8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