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乡:以人大之为推进法治建设行稳致远

2024年10月15日 政治 文章字数:1826 文章浏览数:

 
 

本报通讯员 李玉茂


  近年来,西乡县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履行法定职责,通过视察、执法检查、规范化文件备案审查、推动公益诉讼、法律培训宣传、立法联系点建设等方式,为推进法治西乡建设彰显人大之力,展现人大之为。
  

检查视察 确保普法规划实施


  充分发挥人大职能,就全县开展第八个五年法制宣传工作作出决议,要求进一步提升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推进普法与依法治理的有机融合,为聚力建设“中国最美茶乡”和“汉中副中心城市”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同时,县人大充分运用执法检查、视察、调研等形式,加强对普法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决议得到有效贯彻。2023年,对“八五”普法中期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视察,并就视察中发现进展不平衡、依法治理还有薄弱环节、普法方式方法单一、实效性有待提高、队伍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向相关部门提出了整改建议。随后,有关部门印发了反馈问题的整改意见的通知,提出了落实措施、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时限。同时,县人大出台普法工作日常监督的实施方案,常态化开展普法工作检查。“八五”普法以来,先后对30多个部门乡镇进行检查,推动全县普法工作深入开展。
  

多点发力 促进全面依法行政


  法立而不行,与无法等。县人大充分发挥法律巡视利剑作用,通过执法检查、干部任前法律考试、任内述职、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等形式,推动政府依法行政,干部依法履职。每个年度要求每个委员会至少安排一次执法检查,让法律的“牙齿”增强“咬合力”。近年来,先后就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安全法、环保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与人民群众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密切相关的20余部法律执行情况开展执法检查,向20多个部门发出整改建议110余条。对整改落实情况持续跟踪监督,2023年首次就未成年人保护法执法检查意见建议整改落实情况,对公检法等12个部门负责人开展专题询问,确保执法检查有始有终。通过干部任前法律考试增强人大任命干部的法律意识,通过人大任命干部履职述职推动依法行政。近年来先后对20余名人大任命干部开展履职评议,重点评议依法履职、依法行政情况,并现场打分,得分结果向媒体公布等方式,督促人大任命干部依法办事、依法行政。同时,出台《关于支持检察院开展公益诉讼工作的决议》,人大在调研、视察、执法检查等活动中邀请检察机关人员参与,从中挖掘案件线索,先后针对传染病防治、未成年人保护、环保等法律执行中存在的薄弱环节,通过案件化办理向相关部门发出10余份检察建议书,督促有关部门严格依法办事。审议出台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办法,先后对《西乡县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监督办法》等6份政府文件进行规范性备案审查,及时清理问题文件,确保把“红头文件”关进法律的“笼子”。
  

培训宣传 推动全民知法守法


  在监督普法工作的同时,充分利用宪法日、世界环境日等节点,人大机关干部走上街头、走进广场分发宣传材料5000余份,宣传相关法律法规。换届以来,县人大积极开展人大代表初任培训工作,邀请专家就宪法、代表法、选举法、地方组织法、监督法等代表履职必备的法律知识进行专题培训,先后培训省市县级人大代表500余人次,推动镇人大开展镇级人大代表法律培训2000余人次。在开展执法检查活动时,坚持先培训后检查。培训会要求被检查相关单位负责人、各镇(街道)人大主席(工委主任)参加培训。同时,将精心制作的培训课件下发全县84个代表联络站,把组织代表学习法律,作为代表联络站“一月一活动”的规定动作,促进代表熟知法律法规,并利用走访群众开展法律宣传活动,推动全民学法用法守法,各级人大代表参与法律法规宣传3000余人次。


  参与立法 提升公众法治素养

  基层立法联系点是人大立法工作在基层的触角,是立法工作汇集民智、反映民意、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工作的重要途径。县人大充分利用省人大堰口镇政府立法联系点、市人大法律服务中心立法联系点和84个人大代表联络站作为载体,拓宽民意表达渠道,通过座谈会、代表走访、问卷调查等形式,充分听取代表、群众的立法建议和诉求,配合上级人大做好立法调研工作。近年来,先后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汉中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条例》等6部法律法规修改草案,广泛征集公众意见60余条,县人大集中梳理后报上级人大作为立法参考。其中,街道人大工委民生实事项目会商制立法建议,已被《陕西省人大街道工委工作条例(草案)》吸收,目前进入省人大第二次审议阶段。通过立法调研吸纳民意,倾听群众立法诉求,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进一步提升公众的法治素养,为法治社会建设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