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节水抗旱稻新品种在略阳试种成功
2024年10月16日 要闻
文章字数:671
文章浏览数:
本报讯(通讯员 丁奎 李慧)近日,“雅旱优5287”和“旱康优5287”两种节水抗旱稻新品种首次在略阳县试种成功,为该县农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受地理环境和水资源条件的限制,略阳县传统水稻种植面临诸多困境,依赖大量灌溉用水的水稻种植难以大面积推广,制约了该县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为有效缓解这一困境,今年,略阳县农业农村部门与四川农业大学采取校地合作的方式,经过反复筛选,引进了“雅旱优5287”和“旱康优5287”两个节水抗旱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示范田分别设在金家河镇寒峰村和接官亭镇亮马台村。
在试种过程中,农技人员向广大农户积极开展宣传和培训,为农户详细讲解节水抗旱稻的种植技术,以及病虫害的防治要点等,不仅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也进一步降低了种植成本。
据水稻抗病遗传育种专家、四川农业大学黄富教授及国家产业技术体系四川省水稻创新团队岗位专家、四川农业大学李德强副教授介绍,该类型品种比传统水稻品种具有更强大的适应性和抗逆性,在供水充足情况下其产量与传统水稻品种产量相当,在缺水的条件下依然能够保持较好的生长态势和产量水平。另外,节水抗旱稻特别适宜轻简化栽培,其既适宜传统水稻的栽培管理模式,又可以像小麦一样采用“旱直播”模式,省略育秧、插秧环节,大大降低人工成本。
10月9日,略阳县农业农村局组织相关专家在金家河镇寒峰村对示范田进行了全区测产,结果显示:“雅旱优5287”和“旱康优5287”平均亩产分别为438.38公斤/亩和312.85公斤/亩,其中“雅旱优5287”在高产田块亩产达到468.75公斤/亩。
此次试种的成功,不仅为农民提供了一种新的种植选择,可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也为保障略阳县的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受地理环境和水资源条件的限制,略阳县传统水稻种植面临诸多困境,依赖大量灌溉用水的水稻种植难以大面积推广,制约了该县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为有效缓解这一困境,今年,略阳县农业农村部门与四川农业大学采取校地合作的方式,经过反复筛选,引进了“雅旱优5287”和“旱康优5287”两个节水抗旱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示范田分别设在金家河镇寒峰村和接官亭镇亮马台村。
在试种过程中,农技人员向广大农户积极开展宣传和培训,为农户详细讲解节水抗旱稻的种植技术,以及病虫害的防治要点等,不仅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也进一步降低了种植成本。
据水稻抗病遗传育种专家、四川农业大学黄富教授及国家产业技术体系四川省水稻创新团队岗位专家、四川农业大学李德强副教授介绍,该类型品种比传统水稻品种具有更强大的适应性和抗逆性,在供水充足情况下其产量与传统水稻品种产量相当,在缺水的条件下依然能够保持较好的生长态势和产量水平。另外,节水抗旱稻特别适宜轻简化栽培,其既适宜传统水稻的栽培管理模式,又可以像小麦一样采用“旱直播”模式,省略育秧、插秧环节,大大降低人工成本。
10月9日,略阳县农业农村局组织相关专家在金家河镇寒峰村对示范田进行了全区测产,结果显示:“雅旱优5287”和“旱康优5287”平均亩产分别为438.38公斤/亩和312.85公斤/亩,其中“雅旱优5287”在高产田块亩产达到468.75公斤/亩。
此次试种的成功,不仅为农民提供了一种新的种植选择,可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也为保障略阳县的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