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记忆
——《蜀道:自行车轮下的往事》序
2024年10月18日 汉风古韵
文章字数:1274
文章浏览数:
王蓬
摄影家张纪平蜀道系列新著《蜀道:自行车轮下的往事》即将付梓出版,嘱我写序,有幸先睹。这本精选以自行车为拍摄主体的摄影集,一打开书页,就那样的熟悉,那样的亲切,仿佛是见着久违的朋友,一幅幅黑白分明的照片,一张张熟悉的自行车景象顿时把人带进已经逝去的岁月,那是几代中国人难忘的记忆。
中国曾是名副其实的自行车王国,北京东、西长安街上如潮水般涌动的自行车流,以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每一座城镇乃至乡村,自行车曾是几亿中国人的代步工具。渗透在城乡亿万人民生活中的各个环 节:上班的男女、上学的学生、赶集的老乡、巡逻的军警乃至上公粮、交毛猪、走亲戚、迎新娘……无不有自行车的身影。
张纪平摄影集展现的就是他抓拍自行车王国的精彩瞬间:一家老小稳坐在一辆自行车上,五个小孩竟然骑着一辆自行车飞驰,满载藤椅竹编的自行车宛如在耍杂技,一辆自行车拖着满载稻草的架子车从田地归来,还有载着肥猪,驾着鱼鹰,驮着棕箱、竹筐、藤椅、门窗、水果、蔬菜……仿佛驮着一座座热闹沸腾的山乡集市。在某种意义上说张纪平镜头中的自行车记录的是一个压抑已久的民族正积蓄着力量、准备腾飞的时代。
张纪平是汉中资深的摄影家,从事摄影将近半个世纪。先后有千余幅新闻纪实和艺术摄影作品发表于《人民日报》《人民摄影报》《中国摄影报》《大众摄影》等名刊大报,有近百幅作品在各种摄影竞赛中获奖,是一位成绩突出,影响广泛的摄影家。作为汉中公路系统的职工,在其多年的摄影生涯中,把公路变迁作为主拍对象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汉中作为秦蜀陇鄂交会之地,有秦巴拱围的地形之胜,有汉水起源的河谷可资利用,故远自先秦沟通中原与大西南的多条蜀道便在此交会延伸,留下大量的古道遗迹与碑刻遗存,加之中国现代尤其改革开放以来,在公路建设方面取得的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为他的摄影提供了广阔平台和用武之地。他已汇编出版的上下两册,厚达450多页《汉中公路旧影录》《蜀道:汉中公路往事》便是他多年心血的结晶。我们从中可以看到远古先民开凿在秦巴大山中的天梯云栈,陡峭山道上新嫁娘的花轿,泥泞村道上用古老背架驮运的肥猪,骑在牛背上读书的孩童,风雪中滞留在川陕道上长龙般的车辆,那些如刀镌刻的景像,不仅遍布秦巴山区乃至中华大地,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沉重的记忆。
诚如张纪平先生所说:作为一个汉中公路人,我的立足点一直是脚下这一条条弯弯曲曲、无限延展的秦巴路,我的出发点便是不停地聚焦那些一代一代、每时每刻在这些道路上生活、工作、奋斗的人们,因为我目睹了汉中公路发展的重要历程,见证了那一条条弯曲的山路、颤悠的小桥、涉水的木船是如何变成通天大道的;也见证了改革开放前后汉中干线公路上一座座桥梁、一个个隧道涵洞、一幢幢道班是如何日新月异的;我希冀通过留下的这一幅幅充满历史感的照片,让更多人共同回味当年筑路者的艰辛,以及那些在自然灾害面前争分夺秒、坚守奋战的筑路人的大无畏的风采。
如今,退休后的张纪平仍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精神,捧出这册《蜀道:自行车轮下的往事》,我对他衷心地表示祝贺,深信这册记录历史的摄影佳作会受到大家喜爱,更会因真切记录历史而长久地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