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饮一江水

2024年10月18日 小作家 文章字数:817 文章浏览数:

汉中师范附属小学光辉校区三(14)班 张钧涵 指导教师 况建婷


  2014年12月12日14时32分,一渠汉江水奔行1432公里来到北京。父亲说:“今天,我们又可以喝到家乡水了!”  

我住汉江头

  2018年,我来到了汉中开始小学生活。我问父亲:“这是什么河?这是哪里?”父亲深情地说:“这是汉江,这里是汉中,汉人的老家,一个美丽的地方。”汉中藏在秦岭与巴山的怀抱中,是汉江的发源地,这里气候宜人,物产丰富,山清水秀,素有“小江南”的美誉。眼前缤纷的花草、清新的空气,让我们沉醉,也让父亲陷入深思。

父居汉江尾

  2019年,每每与远在北京的父亲通话,我都会赞叹汉中的历史故事。这里的人乐于助人,和善有礼,如传说中的“汉水女神”般温文尔雅、善良聪明。我在这里有了很多新朋友,也深刻地感受到这里的和谐氛围。汉中作为汉文化的发源地,传承了中华文化“礼”的精髓,将尚礼的文化深深植根于这片土地,使得这座城市井然有序地发展,并形成了特有的生态文明。正如唐代诗人李白所写“土扶可成墙,积德为厚地”,我想这就是父亲让我在家乡学习生活的原因,善福之地可以养心修德。

若有相思情,同饮家乡水

  2020年,三年级的我每天早晨都会喝一大杯水。因为我相信这杯共饮之水连接着我和父亲浓浓的父子之情。汲取千年文化的养分,汉中赋予了我温厚的成长力量。在传承的同时,我想,我能为文明城市的建设做些什么?节约每一张纸,爱护每一片绿色,减少垃圾的产生,绿色低碳出行,给需要的人让座,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做力所能及的事,传递善良的种子,维护这座城市的和谐。
  “我住汉江头,父居汉江尾。若有相思情,同饮家乡水”。让我们携手守护身边的绿水青山,用美好的品行助力汉中争创文明城市,以天汉的和谐美好、汉水女神的温婉善良,守卫汉人共同的文明家园!

  编辑点评:小作者借用一首脍炙人口的情诗,写了引汉济京工程给在汉中上学的自己与在北京工作的父亲形成的同饮家乡水的情景,围绕这水展开的情感抒写和相应的保护措施,都让人赞叹文章的巧妙构思和博大的胸襟。为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