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路亮了!
本报通讯员 何诗雨 刘青
最近几天,西乡县白龙塘镇贯溪村村民晏国玉惊喜地发现,原本一到夜里就伸手不见五指的村道,被一盏盏新安装的路灯照得通亮。
“长期以来没有路灯照明,每到晚上都要摸黑走道,既不方便也不安全。现在有了这些路灯,我们回家的路亮了,心里别提多舒坦!”晏国玉说。
过去,贯溪村没有路灯,一到晚上漆黑一片,村民夜间出行要么打手电筒,要么就凭感觉摸黑走路,好多村民天一黑干脆就不出门。时间一长,大家也都习惯了。
近年来,随着村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越来越高,大家对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关心。今年3月,在一次院坝会上,不少村民就将安装路灯的想法提了出来,这一想法立马成了所有人的共同呼声。
民有所呼,村“两委”马上回应,按照农村公益事业申请流程,在镇上的支持和指导下,申报了贯溪村路灯安装项目,争取到财政补助20万元。村民得知后,积极发动亲友邻居共同参与,自筹资金1.2万元。在随后召开的一次院坝会上,村“两委”和村民共同定下了在村主路沿线、重要岔路口、弯道等处安装路灯的方案。
考虑到电费支出问题,贯溪村选择了由太阳能电板供电的路灯,无需消耗电力资源,也无需布设电线电缆。眼下,55盏太阳能路灯已全部安装完毕,照亮了1400余名村民的回家路。
“农村道路一到夜里就是这样,以前也没觉得有啥,现在看到这亮堂堂的道路才感觉到,我们的生活确实是越来越好了!”晏国玉笑着说。
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是白龙塘镇一直坚持的方向。近两年来,该镇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共申报并实施了6个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建设奖补项目,争取财政奖补资金共计137.5万元,村民自筹资金3.4万元,先后修复路面1331平方米,新建路肩挡墙、错车道5处,建设堰渠3.5公里,建成饮用(抗旱)机井1眼,拓宽道路500米,硬化道路640米,受益村民达7200余人,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