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县勉阳街道:凝聚“银发力量” 助力基层治理
2024年10月22日 政治
文章字数:1352
文章浏览数:

本报记者 崔慧芬 通讯员 肖艳
维持小区秩序、调解邻里纠纷、开展理论宣讲和红色志愿服务……近年来,勉县勉阳街道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人熟事熟”的优势,引导广大离退休干部积极发挥余热,为助力基层治理贡献“银发力量”,奏响小区治理“幸福曲”。
汽车整齐停放,智慧门禁有序开合,电动车充电桩和挡雨棚等便民设施一应俱全,文明用语和安全警示牌等十分醒目……走进勉县勉阳街道阳光城小区,温馨和谐的氛围扑面而来。
“我们小区这两年的变化很大,这些变化离不开陈书记这些党员志愿者、热心群众带领大家一起‘管闲事’。”小区业主杨芬笑言。
杨芬所说的陈书记,是阳光城小区党支部书记陈忠良。这些年来,在小区基础设施改善、小区治理等方面,陈忠良发挥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作用,盘活资源,实行居民自治,将小区治理得井井有条。
除了陈忠良,这个小区还有一群拥有三四十年党龄的老党员。他们退休之前,有的是劳动模范、有的是高级讲师、有的曾是单位部门领导,他们有着坚定的政治立场、丰富的工作经验、深厚的群众基础。退休后,他们发挥自身优势,通过走访调研,以小区党支部为核心,汇聚党员群体带头、居民群体自治、物业群体增效、商户群体赋能、“两新”群体献力的“五体”力量,开展组织联建、阵地联用、资源联享、物业联管、活动联办、治理联商的“六联”活动,探索形成“一核五体六联动”工作法,既解决了小区治理的短板与不足,也破解了老旧小区管理的一个个难题、瓶颈。
“我们小区的党支部书记可专业了!可负责任了!”
“自从有了这些退休老党员担任党支部书记,我们就有了主心骨,小区的党员聚集起来了,志愿者服务队也组织起来了……”
“我们小区有了物业管理,生活品质都提升了。”
今年以来,勉阳街道紧盯城市社区治理中的痛点堵点,以构建“15分钟生活圈”为抓手,采取“试点先行、总结经验、以点带面、全面铺开”的工作思路,重点在老旧小区推行实施“社区大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体系,全面提升城市社区治理效能。
陈忠良等退休党员干部知道自己所居住的小区是试点小区后,主动要求担任小区党支部书记。在15个试点小区中,已有10名离退休党员干部担任小区党支部书记,自愿扛起“领头雁”的重担,让“银发”先锋之光照亮基层治理“幸福路”。
“遇到大事要坚持原则,碰到小事要理解包容,退休了,我就希望能发挥余热,为咱小区做点事情。”这是陈忠良常常挂在嘴边的话。退休前,他是勉县县委党校的一名高级教师,退休后他将小区事务当成自己份内的职责,用耐心的服务和尽责的态度赢得了居民的信任和赞扬。“有啥事,找陈老师!”成了阳光城小区居民的口头禅。
作为省级劳模的李奎安,退休前是勉阳街道非公党总支书记,退休后担任裕丰园小区党支部书记,他带领支部成员,在街道党工委及社区党总支的领导下,深度挖掘网格资源,联合党员、物业、业委会等红色合伙人,拓展了党建引领为民服务的新路子,定期在党群服务中心开展“红色议事会”,小区从建筑破损严重、环境卫生脏乱差、偷盗频发,转变成现如今的智慧平安小区,被确定为街道“红色物业”小区治理试点观摩点。
小区是城市的最小单元,也是组成社区的基层单元,更是基层治理和服务群众的“末梢神经”。如今,越来越多的“银发先锋”走出家庭“小圈子”,融入小区“大圈子”,用实际行动绘就和谐美好的生活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