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手足口病?儿科医生有妙招

2024年10月25日 家庭 文章字数:788 文章浏览数:

 
 

本报记者 司霜


  随着气温变化,手足口病发病率也呈现升高趋势。连日来,汉中市人民医院,手足口病患儿不断增多。如何预防?医生给出了专业建议。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病,4—7月为春夏季高峰,9—11月为秋季高峰,其传染性强,多在幼托机构和学校等集体场所暴发,潜伏期多为2—10天。”汉中市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崔强华说,手足口病多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1—2岁婴幼儿),较大儿童以及成人也有可能感染,有时候会出现一人得病全家感染的现象。
  据介绍,患儿主要症状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患儿一般预后良好,7至10天病程后可康复。少数患儿会发展为重症,可出现持续发热、神经系统异常或心衰前兆。
  谈及手足口病是如何传播的,崔强华介绍主要通过粪、口传播(胃肠道传播),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密切接触等方式也可能被感染。接触患者的口鼻分泌物,皮肤或者黏膜,疱液以及被污染的手和物品,也是高风险行为。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崔强华提示,接种疫苗很重要,接种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可以预防EV71所导致的手足口病,能够减少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发生;为尽早发挥作用,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1岁及以上儿童越早接种越好。同时,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注意家庭和周围环境的卫生,儿童玩具和常接触到的物品应当定期进行清洁消毒。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做到饮食均衡营养。
  发现孩子感染了手足口病怎么办?“家长不要惊慌,手足口病为自限性疾病,大多数为轻症患者不需要用抗生素,也没有任何特效抗病毒药物,做好对症治疗缓解症状即可。”崔强华说,要密切观察孩子,若体温超过38.5°C时可给予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口服;咽痛可以吃冷食,冰淇淋或凉的水果和粥缓解咽痛;对于高热,不能进食,尿量减少的孩子可以给予补液治疗,防止脱水。如果出现重症手足口病表现,一定要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