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锁关镇党建赋能人大工作提质增效
2024年10月26日 县区亮点之多彩汉源
文章字数:935
文章浏览数:
本报讯(通讯员 张芮菡)近年来,宁强县铁锁关镇始终坚持以党的建设为引领,赋能人大工作,积极推动其围绕中心任务,服务大局促发展。
该镇人大坚定不移地贯彻党对人大工作的绝对领导,确保人大工作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通过“党建+人大”的深度融合模式,找到人大工作与党委中心工作的契合点和着力点,推动两者同频共振、协同发展。在制定人大监督、审议、调研等工作计划时,镇人大主动与党委中心工作对接,及时跟进,确保重要工作和重大活动均在党委的领导和指导下有序开展,确保政治上的清醒、立场上的坚定和行动上的自觉。
该镇人大代表在调研活动中,深入贯彻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聚焦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和难点,以“清单制”为抓手,完善“全链条”履职流程,加强“联动式”工作协同,充分发挥综合监督效能。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对财政预算执行、基层财政资金管理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监督,确保财政资金的高效、安全、规范运行。同时,针对铁锁关大桥建设、农贸市场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等民生实事项目开展了广泛调研和考察活动,提出了诸多高质量的意见建议,有效提升了产业规模和为民服务质量。此外,还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利用“线上+线下网格化”等动态监测机制,组织人大代表与镇、村干部、驻村队员开展常态化走访,确保群众利益得到切实保障。
该镇人大将党建活动与人大业务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的独特优势。加强理论学习,通过多种形式引导人大代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创新实施了人大代表联络站“225”工作法,构建了以中心联络站为核心、辐射带动片区联络站的服务体系,为选民监督人大代表提供了有力抓手。建设了“党建+人大代表”阵地,探索党员活动室与代表联络站一体化建设的新模式,通过升级改造联络站、举办代表集中履职培训及经验分享会等措施,不断提升了代表的政治素质和依法履职能力。将党内活动与人大工作紧密结合,引导党员代表积极履职尽责,助推活动阵地有效发挥作用,成为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坚实桥梁和枢纽。
目前,该镇人大已累计接待选民1300人次,收集意见建议74条,成功排查并化解矛盾纠纷115件,开展调研视察10次,提出代表建议74件,为推动铁锁关镇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该镇人大坚定不移地贯彻党对人大工作的绝对领导,确保人大工作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通过“党建+人大”的深度融合模式,找到人大工作与党委中心工作的契合点和着力点,推动两者同频共振、协同发展。在制定人大监督、审议、调研等工作计划时,镇人大主动与党委中心工作对接,及时跟进,确保重要工作和重大活动均在党委的领导和指导下有序开展,确保政治上的清醒、立场上的坚定和行动上的自觉。
该镇人大代表在调研活动中,深入贯彻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聚焦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和难点,以“清单制”为抓手,完善“全链条”履职流程,加强“联动式”工作协同,充分发挥综合监督效能。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对财政预算执行、基层财政资金管理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监督,确保财政资金的高效、安全、规范运行。同时,针对铁锁关大桥建设、农贸市场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等民生实事项目开展了广泛调研和考察活动,提出了诸多高质量的意见建议,有效提升了产业规模和为民服务质量。此外,还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利用“线上+线下网格化”等动态监测机制,组织人大代表与镇、村干部、驻村队员开展常态化走访,确保群众利益得到切实保障。
该镇人大将党建活动与人大业务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的独特优势。加强理论学习,通过多种形式引导人大代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创新实施了人大代表联络站“225”工作法,构建了以中心联络站为核心、辐射带动片区联络站的服务体系,为选民监督人大代表提供了有力抓手。建设了“党建+人大代表”阵地,探索党员活动室与代表联络站一体化建设的新模式,通过升级改造联络站、举办代表集中履职培训及经验分享会等措施,不断提升了代表的政治素质和依法履职能力。将党内活动与人大工作紧密结合,引导党员代表积极履职尽责,助推活动阵地有效发挥作用,成为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坚实桥梁和枢纽。
目前,该镇人大已累计接待选民1300人次,收集意见建议74条,成功排查并化解矛盾纠纷115件,开展调研视察10次,提出代表建议74件,为推动铁锁关镇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