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社区小食堂 做实民生大文章
——南郑区大河坎镇下水渡社区食堂惠民小记
2024年11月05日 社会民生
文章字数:671
文章浏览数:
本报通讯员 陈菲 张昭 罗雪梅
“服务员,两个荤菜、一个狮子头,给我称称多少钱?”10月29日中午,笔者到南郑区大河坎镇下水渡社区食堂体验了一把这个颇受居民好评的人气打卡点,菜品价格居然是称重计算,共花费不到8元。
每天用餐时段,该社区食堂都排着长长的等候队伍,成为该镇当前新晋人气社区餐厅。“食堂开业以来,我一天两顿饭都在这里吃,方便、实惠又卫生,真是解决了我吃饭的大问题。”张爷爷是该社区菊园小区的一位退休独居老人,每天他都会准时来到社区食堂用餐。
自社区成立以来,该社区党委便以加强便民服务中心功能体系建设为依托,聚焦社区民生需求,创新思维积极探索出“党建+社会组织参与”模式,招引盛美康餐饮服务有限公司规范运营,以自助挑选、不分荤素、称重计费形式打造特色社区食堂,丰富实惠优质的菜品让社区居民,尤其是社区1000余名“一老一小”群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惠民便利好“食”光,社区居民幸福指数直线攀升。
早餐每人3至4元,午餐8至12元,且可荤素自由搭配,菜品丰富,价格实惠。“我就在旁边产业园的公司上班,以前都是点外卖或去远一点的地方吃,耽误时间还开销大。”小李是位上班族,社区食堂现在成了他和同事们每天打卡的“小厨房”。该社区食堂现在是辖区常住居民、企业职工、休闲群众和来往游客的固定就餐点,仅营业3月有余,日就餐量稳定在700至800人之间,日平均营业额达5000至6000元。
该社区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对就餐环境、食品安全、菜品质量等进行随机监督管理。对运营商在运营过程中出现的停电、停水、断网等突发情况提供24小时服务,以保障社区食堂规范顺利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