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穷反遭俗眼白

2024年11月05日 副刊 文章字数:1901 文章浏览数:

丁小村


  老杜作诗,无不可入诗,在他手中,人间事、万千景、百种感慨,都可成为诗歌的材质。
  今人作诗,要么搜肠刮肚,结果却是一百种想法没一个合适写成诗,最后总是废然罢手;要么就是提笔乱写,既看不出灵感飞动,也不见章法结构,结果出现的是一堆乱糟糟的文字垃圾。
  对于一个大诗人来说,他一生所最精通的写作体裁就是诗,他不拘题材,都可以妙手变成诗材;他出手不凡,往往化腐朽为神奇、变常见为妙境。
  我读杜诗的时候,常常会感慨老杜诗笔之宽广灵动,这是一支什么样的笔,仿佛什么都能被它所吸收、所点化、所融合。于是诗卷舒展,开阖之中有井然,激越之中有肃然,酣畅恣肆之中透出博大气象,翩然飞动之间显出优雅之态。
  老杜作《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自古以来被人所称道,所佩服,有人甚至称它为七古之冠。在很多时候,老杜的七言诗显得没有李白的跳脱飞跃,也不像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那样色彩炫丽。但老杜就有这个功夫,他能在写实之中做出峭拔跳跃之态,他能在写实之中渲出绮丽奇幻之境——换句话说,他在虚实中飞动自如、他在率真之中游刃有余,就凭着这,那些单方面有所长的诗人诗作在他的作品面前,总是有所不逮、比之不及。
  老杜作诗,喜欢直接进入,这是非常有趣的一个现象。我常想,老杜大概是很喜欢对自己挑战的一个诗人。别人作诗,先搭架子,起兴,老杜就敢于直笔开启诗歌文本。而且,老杜根本不做惊人语,但偏偏惊人。
  韩愈是特别钦敬杜甫的一个作家,也是唐宋八大家里边第一名,他写文章喜欢凤头——突兀而起、铿然有声。这个大概是从老杜这儿学来的。老杜语不惊人死不休,但你看不出痕迹,揣摩之下不由万分惊异。老杜是这么个人,他说出来的话,乍一看平平常常,细一品则让你击掌叫好。老杜总是给人一种奇特的惊喜。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是一首赠诗,赠给曹霸这位画家。曹霸曾任右武卫将军。既是赠画家,而且是当时最出色的画家,所以本诗就大写曹霸的画功。连带着写曹霸的身世遭际,使之和作者本人的兴怀感慨融为一体,成为一首既描写画艺又抒发世情感慨的诗歌。
  开头是一个典型的“凤头”,寥寥数句,铿锵有声,看似平平却兀然突出。六句诗总括为后文张本,交代曹霸的身世,交代曹霸的艺术超群,后边两句“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写得慷慨激昂,可以称为对一个艺术家的胸怀境界的最高夸赞——当然,这其中也暗含着作者本人的胸襟豪气。
  直入“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一句话交代了身世,看似直说,却暗含意味:魏武曹操,文治武功一统天下,武有割据称雄,文有建安风骨——暗示着这位画家的来历非凡,虽然祖宗割据的武功已成历史,但祖宗慷慨激昂的文采却流溢到后世,在曹霸的艺术上显示出来(“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王右军曾向卫夫人学书,书兼八体为天下之冠,以此衬曹霸之不凡。
  下边用三章节来写曹霸非凡的画艺。凌烟阁是太宗所建,里边有大唐开国二十四功臣的画像,是唐初大画家阎立本所画,在玄宗朝,经由曹霸重新修复,重现新姿——这里老杜以画说曹霸,以画的生动细节来显示曹霸的画艺。玄宗有西域宝马,玉花骢,牵来让曹霸写真,曹霸画得神气突出,“一洗万古凡马空”——这里用真马来衬画马,为后世许多诗人开启了一种写作技巧。后边写观者(皇帝、圉人、太仆)或“含笑催”或“惆怅”,衬画马之精神动人。最后以弟子韩干来衬托——韩干乃是画马的国手,但比起师父曹霸来,那就是“画肉不画骨”,使骏马失去了神采,“气凋丧”了。
  中间三节24句,既是写实,又极尽衬托渲染之能事,把曹霸高妙的画艺展示出来。一代艺术巨匠,在老杜的笔下,酣畅淋漓、绝妙神奇,让人读来畅快淋漓、惊叹不已。吟诵之中,也顿然感觉虎虎生威、飒飒凛然。
  开头交代“往”,结尾交代“今”。两相呼应,自然而然产生了今昔对照,作者心中的世道之兴怀、时世之感慨,也就自然而然地表述出来。
  一代大画家,如今也常为寻常人画像。虽然神乎其技,却只能用于凡俗庸常;如此也还遭俗世白眼,受贫困流离之苦。这个时候,老杜流落四川,想来曹霸也是,这是经历安史之乱之后,大唐帝国的衰亡景象——像曹霸这样的国手,也难免流离失所,漂泊无常,生计没有着落,往日的神奇技艺,今日又有何用?老杜《江南逢李龟年》也是同类作品,都写乱世之中艺术家的遭际。
  前边的描写到这里,形成巨大的落差,难怪后世读者读到这里,多半都会兴叹不已,老杜自然成文,没有丝毫的做作,却带给人无限感慨,真是妙手。
  老杜大手笔,给后代的诗人作家留下了丰富的遗产。他以诗为史,写下了一个时代各种人的命运。他以诗为画,把当时的情景描写得活灵活现,手法腾挪跳挞,开阖灵动,是摹写大师。他率真的时候,举重若轻放手写来;他含蓄的时候,藏而不漏令人深味。这份大师风范和高超的技艺,都让后人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