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一束智慧之光

2024年11月05日 副刊 文章字数:1297 文章浏览数:

韩景波


  昨天晚上在梦里我遇见了庄子,白发白须,身着长衫,风骨奇逸的一个瘦老头。眼神睿智,面颜和善,透出的都是他思想的丰富,和处世生活的淡定。梦见庄子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是近来我又一次阅读《庄子》。
  第一次读《庄子》已是许多年前的事了,那时年轻,心气浮躁,没看几页就失去耐心,一放便是经年。后来还试着读过一次,虽然读完了,但还是没能完全读明白。这些年不免为了名利,灵魂无处安放,活得累。这时便想到了庄子和他的《庄子》,在一个寂静无眠的夜晚,我又一次开始阅读。慢慢读,细细悟,时有醍醐灌顶的清朗,心中所积的一些困惑也就如烟般渐渐散去。
  是啊,在一个快节奏的环境里工作和生活,很多时候,人们会在荣辱得失的追逐中迷失自己。我们虽然都懂得“船过水无痕”的道理,但是,要在现实生活中甩开包袱轻装简行,恐怕还是一件说易行难的事。我的一位老同事,虽然工作成绩年年都是非常出色的,可因文凭问题,迟迟评不了职,为评职,他一边辛苦工作,一边拼命进修,以期拿到相应文凭去评职。一天我去看他,人都累得失了形,我怕他吃不消,劝他悠着点,劝他执着还不如放弃,毕竟是近六十岁的人了。我送他新版《庄子》,想让他抽空一读。他没心思看吧,或者说他还是没看明白。等到听说他倒在讲台上不治身亡时,我只能是长长地叹息。我的一位作家朋友,就只为四万元的签约费和一个签约作家的名声,不顾医生的严重警告,一部作品敲得只剩最后一部分了,就趴在键盘上没能再起来。
  人,真的是需要来点时间去读读《庄子》,学会关照自己的。庄子主张“清静无为”,即生活为贵,名位为轻。只有心无挂碍,看淡名利,才能不被世俗所累。如此安于淡泊,现在又有多少人能做到?
  文学圈里许多人在问:总见韩景波在报刊上发表文章,为啥还不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我不知道咋回答,就说不够格吧,没写申请。其实,我就没想过要写申请的事。今天穿袜子正面朝外,美观。晚上脱了,明天再穿上就是里面朝外,光面挨脚,舒服。妻子指着我的额头嗔怪我是屡教不改,我说那是随意。我喜欢随意,随意的生活不累人。
  没必要想着和人一样,也没必要想着和人去比什么。坦然面对一切,坦然地活自己,在这方面我的母亲是我的老师。母亲不识字,只上过几天夜校,可是她喜欢学习,见到字纸,她都要拿手上看,特别是我写的文章。不会认的字,不懂的意思就问我,问妻子问孙女。母亲九十八岁,身体尚好,还有闲心蹲下看蚂蚁搬家,告诉家人说,防顾着,天要下雨了,记住收晾晒的衣服;还有闲情提壶浇花,欣赏一院的花花草草。母亲的心总是安静的,活得坦然。
  在尘世中奔走的我们,何不让心慢下来,携一卷书,到山水间走走,从草木的智慧中领悟生命的真谛?何不让自己匆匆的步子慢下来,泡杯茶点支烟小坐一下何妨?人生路漫漫,实在不必和人比着去只争朝夕。道路多曲折,无须太慌张。
  拉拉杂杂说得多了,还说读《庄子》吧。有人说,上点年纪去读老庄,方能悟出人生的许多,而我要说,人生最好在年轻的时候就读点老庄的东西,虽然我们的心灵、修为和老子、庄子的境界相隔甚远,但是,如果我们有心学习,哪怕只向他借得一束智慧之光,让我们有所思,有所悟,就能在我们需要穿越黑暗的人生隧道时,为心灵找到光明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