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面皮突破2万份,年产值达1000余万元,带动就业50余人,成功让小作坊转型为县域“五上”企业,西乡县返乡创业大学生薛军——
让家乡味道香飘出圈
本报记者 何娜
西乡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向薛军(左)介绍企业产品标识标签和商标的规范化使用。 受访者供图
放着管理人员不做,偏要回家乡当“面皮师傅”。今年28岁的薛军有着自己的创业梦想。
2020年从西安航空学院毕业后,薛军在西安市一家建筑企业干质量管理工作,虽说轻松且收入稳定,但朝九晚五、两点一线的生活并不是他追求的目标。再加上父母在西乡县城的面皮店遭遇经营瓶颈期,他便有了回乡和父母一起干的打算。
2021年,辞职回到家乡的薛军,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走访后发现,现在的顾客对食物的要求不单单是“吃饱”,更加追求“吃好”。于是他从辣椒选品、调料配比到时蔬搭配,秉承“五味调和百味香”,在传统文化传承与健康追求之间不断“研磨细做”。最终,他家的面皮受到顾客认可,口碑相传,小店生意蒸蒸日上。
随着顾客群体的不断扩大,薛军发现仅通过实体店面经营小吃,制售规模小,难以发展壮大,个体“小店”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发展需求。于是,他打算开拓电商销售渠道,但受制于个体工商户身份限制,无法入驻相关电商平台。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西乡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服务,协助解决厂房选址规划、生产工艺流程设置、功能布局规划、食品安全制度建立等问题,并指导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系统规划品牌和食品安全制度建设。经过10个月的准备,以传统面皮手艺为基础、注入新经营理念的汉中康科微佳食品有限公司成立,2022年10月正式投产运营。
“公司运营以来,我们根据自身特点,培树品牌意识,先后注册10个有效商标,形成汉甄味、农御膳等5个自主品牌。同时,紧跟市场变化,提升工艺流程、产品口感,去年进行了一次设备改造,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4件。”薛军说,“创业需要较强的综合能力,在不断学习、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得到了飞速成长。”
目前,该公司加工厂已配备面皮生产、调味料生产、快递封包流水线,日产面皮突破2万份,年产值达1000余万元,带动就业50余人,吸纳8名脱贫户务工增收,已成为县域“五上”企业之一。同时,经营7家网店,并与新视野电子商务公司、西乡县乡村振兴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发展商务合作,开拓市场,在2023年西乡县“双11”电商直播大赛中荣获三等奖。
从3年前的手忙脚乱,到现在的有条不紊;从小作坊,到小有名气的小吃品牌;从开始投产时的17名员工,增加到如今的30人……在未来的规划中,薛军准备打造自己的销售体系,组建一支过硬的销售团队,打开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让公司产品畅销国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