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村“党建+”打造乡村振兴“幸福园”
2024年11月07日 专版
文章字数:1273
文章浏览数:
本报讯(通讯员 马春艳 钱雪垚)留坝县武关驿镇河口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以“党建+”为引领,着力在组织建设、产业发展、环境整治、乡风文明上下功夫,推进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互融共促,先后荣获全省乡村旅游示范村、美丽宜居示范村、乡村治理示范村等多项荣誉称号。
“党建+雁阵效应”,让组织强起来。严格按照“优选、合格、负面”三张清单要求,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4名,荣获市级2022年度“双强示范”党组织荣誉称号,村党支部书记连续两年荣获留坝县村级党组织书记“晒初心、比业绩、促振兴”总擂台赛十佳擂主称号。建立党员先锋队1个,划分党员责任区4个,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今年以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60件;从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致富带头人等群体中发展党员2名,培养村级后备干部3名,招募“新村民”4人、“文化产业特派员”3人,培养党员致富带头人3名、职业农民2人,人才力量不断集聚。
“党建+产业发展”,让群众富起来。探索推进联村共建,有效盘活闲置宅基地1处,与铁佛殿村共同投资150万元将其改造成民宿,引进企业运营,实现抱团发展、收益共享。深化村企合作,以“1+1+N”的模式,采取保底+分红的方式,引入陕西林栖文旅公司投资800余万元,吸引社会资本建成“赋题烟雨”“溪谷九渡”等6家精品民宿。大力发展庭院经济,精心打造篾匠坊、豆腐坊、花坊、大鲵坊、晒秋坊5个“共富工坊”,改造提升8家农家乐。通过党员示范引领、技术培训指导、联农带农等方式,探索复合型林下经济,发展梨、樱桃30余亩,猪苓、黄精等230亩,养蜂500余箱;创建创业孵化基地1处,成立创业服务专家导师团1支,累计孵化周边经济实体11家,带动40余人就近就地就业。
“党建+环境整治”,让农村靓起来。打造“中国栈道渔村”乡村旅游品牌,实施荷鱼共生农旅融合项目和食用菌产业项目,建成垃圾分类主题公园、生态停车场等群众休憩场所5处;打造瓶罐花卉景观、柴艺架等特色景观80余处,实施日常保洁、拆危治乱、乱堆乱放集中整治、植绿栽花、查评奖惩五大行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致富能人、志愿者、“五老”等示范带头作用,完善“党建+微网格”机制,落实“一长三员”工作职责,不断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长效化。
“党建+三治融合”,让乡风好起来。实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设立党员先锋岗4个,组建宣讲小分队2支,以田间党课、“小院课堂”等形式,广泛开展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宣传等活动。召开院坝说事会,实现全村零矛盾纠纷。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三务”公开,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小微权力”事项清单等制度;坚持把“四道”(道德、孝道、公道、正道)和“三风”(民风、家风、乡风)建设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推动乡风文明蔚然成风。开展“道德评议”,每季度开展1次“德美屋”积分兑换、“红黑榜”评选,树立8户先进典型,着力营造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
河口村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继续把组织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和有力抓手,持续优化“党建+”模式,驰而不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全力打造河口村民的“幸福园”。
“党建+雁阵效应”,让组织强起来。严格按照“优选、合格、负面”三张清单要求,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4名,荣获市级2022年度“双强示范”党组织荣誉称号,村党支部书记连续两年荣获留坝县村级党组织书记“晒初心、比业绩、促振兴”总擂台赛十佳擂主称号。建立党员先锋队1个,划分党员责任区4个,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今年以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60件;从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致富带头人等群体中发展党员2名,培养村级后备干部3名,招募“新村民”4人、“文化产业特派员”3人,培养党员致富带头人3名、职业农民2人,人才力量不断集聚。
“党建+产业发展”,让群众富起来。探索推进联村共建,有效盘活闲置宅基地1处,与铁佛殿村共同投资150万元将其改造成民宿,引进企业运营,实现抱团发展、收益共享。深化村企合作,以“1+1+N”的模式,采取保底+分红的方式,引入陕西林栖文旅公司投资800余万元,吸引社会资本建成“赋题烟雨”“溪谷九渡”等6家精品民宿。大力发展庭院经济,精心打造篾匠坊、豆腐坊、花坊、大鲵坊、晒秋坊5个“共富工坊”,改造提升8家农家乐。通过党员示范引领、技术培训指导、联农带农等方式,探索复合型林下经济,发展梨、樱桃30余亩,猪苓、黄精等230亩,养蜂500余箱;创建创业孵化基地1处,成立创业服务专家导师团1支,累计孵化周边经济实体11家,带动40余人就近就地就业。
“党建+环境整治”,让农村靓起来。打造“中国栈道渔村”乡村旅游品牌,实施荷鱼共生农旅融合项目和食用菌产业项目,建成垃圾分类主题公园、生态停车场等群众休憩场所5处;打造瓶罐花卉景观、柴艺架等特色景观80余处,实施日常保洁、拆危治乱、乱堆乱放集中整治、植绿栽花、查评奖惩五大行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致富能人、志愿者、“五老”等示范带头作用,完善“党建+微网格”机制,落实“一长三员”工作职责,不断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长效化。
“党建+三治融合”,让乡风好起来。实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设立党员先锋岗4个,组建宣讲小分队2支,以田间党课、“小院课堂”等形式,广泛开展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宣传等活动。召开院坝说事会,实现全村零矛盾纠纷。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三务”公开,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小微权力”事项清单等制度;坚持把“四道”(道德、孝道、公道、正道)和“三风”(民风、家风、乡风)建设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推动乡风文明蔚然成风。开展“道德评议”,每季度开展1次“德美屋”积分兑换、“红黑榜”评选,树立8户先进典型,着力营造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
河口村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继续把组织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和有力抓手,持续优化“党建+”模式,驰而不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全力打造河口村民的“幸福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