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城市主人翁

2024年11月08日 小作家 文章字数:1460 文章浏览数:

洋县城西小学三(10)班 华浚栋 指导教师 曹婷


  我的家乡在洋县,这里阳光四溢,四季分明。生在洋县,自幼触摸故乡气息:青山环绕,绿水长流。呼吸的空气中散发着树木花草的香甜。尤其是漫步汉江河边,独拥一份平淡与平静,独有一份安详和温馨,是名副其实的生态县城,身居其中,枕稳衾温。
  为了更好地维护“绿色生态”城市,人们实行退耕还林、种绿植绿的计划。耕地减少了,植被增多了。放眼望去,每棵树都生机勃勃,翠色欲流。绿色蔬菜不再使用农药催长,就连各个小村庄也坚持垃圾分类,无害化处理。也正是因为洋县的生态环境维护得好,才有了更多的稀世动物“莅临”。为什么上世纪70年代,世界即将灭绝的7只朱鹮能在洋县繁衍生息?是因为它与洋县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经过8年时间,朱鹮从最初仅仅7只发展到50只左右。是人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不断努力保护换来的结果。
  为了提高朱鹮繁衍的质量,洋县人民没少付出。经过长期地坚持,最终使“珍稀之宝”数量逐步上升。到2018年年底,朱鹮数量增加到2500只。这显著的变化激起了无数人共同保护朱鹮、保护动物的热情。随后,洋县境内繁衍生息的动物越来越多,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珍稀动物相继而来。这突飞猛进的改变是无数环保人默默付出的结果。洋县向世界展示,我们能够与自然界保持和谐共生关系的能力,也证实了“洋县沃野如关中,四五百里烟蒙蒙”的诗情画意。
  洋县的环境改善是来之不易的,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前些年,我们经常看到媒体报道,一些人只顾个人利益乱砍树木,毁林开荒,将大众利益抛于脑后。他们大量砍伐青冈木,一片山林从2015年至2018年连续3年遭受商贩扫荡式砍伐。上一秒还是参天大树的山岭,下一秒就被剃了“光头”。80亩地的树林,多少人民的心血,就这样被砍伐而空。先前望去,整片森林绿得发黑,绿得发亮。而如今再去看,只剩下倒在地上横七竖八的大树和光秃秃的树墩。这些恶劣的行为严重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一片成长了数十年的山林,被砍伐得一根不剩。假如允许他们这么干下去,谁也不知道几十年之后,还有没有洋县大地的一片青葱。“让天空永远湛蓝,让绿荫拥抱家园。”为了制止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政府痛下重手,依法处理了一批犯罪分子,全县人民拍手叫好!作为学生,我们无法做到让他们停止砍伐,但大家也都是口诛笔伐,为此写下好多篇作文,也参加过不少次街头宣传活动。经过官方和民间十多年的共同努力,人们引以为戒,携手夯实了洋县生态的优良品质。
  一个城市的关键就在于文化程度的深浅。洋县的文化底蕴不低于任何一座城市。虽然在经济方面和其他城市有差距,但却用洋县千百年的文化瑰宝孕育着洋县子女。走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那醒目的宣传标语“垃圾不落地,城市更美丽”“小草有生命,脚下请留情”等一些警示性的标语。这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真切的行为。学习着雷锋的精神,履行着人民的权益。
  一棵小树经不起风吹雨打,百里森林能抵御呼啸狂风。让我们携起手来守护绿水长青,为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哪怕是公交车上的一个座位,红绿灯前的一次遵守,垃圾入桶的习惯,都是守护青山绿水的善举。“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告诉我们什么是奉献;“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告诉我们什么是豁达。让文化提升我们的思想,慰藉我们的情感,净化我们的心灵。让文明陪伴你我,让绿色生态永恒相伴。让我们共同营造共同维护生态文明城,做文明洋县人!

   编辑点评:作为一个小学生能够写出这样一篇有理有据、洋洋洒洒的文章,实在是了不起。文章内容丰富,引证充分,写出了居于文明生态城的自豪和保护它的自觉,众多诗词佳句的引用,让文章文采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