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玉带河畔的“夕阳红”
——记全国民政系统先进工作者、宁强县中心敬老院院长刘彩燕
2024年11月15日 家庭
文章字数:2199
文章浏览数:
本报记者 崔慧芬
位于玉带河畔的宁强县中心敬老院,是刘彩燕工作了14年的地方。这里的384位老人,是她最深的牵挂。做饭喂药、洗澡理发、洗衣缝被……从2010年起,刘彩燕就以敬老院为家,既是炊事员、服务员,又是护理员、清洁工。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把最美的青春年华、最真挚的爱都倾注在了每一位院民身上,如亲人般伺候过近千位老人,为223位老人养老送终。
一路走来,从管理员到副院长、院长,刘彩燕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也收获了院民们的信任和赞誉。近日,她荣获全国民政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既然要做泥鳅,就不怕泥巴糊眼睛”——改善面貌、搭起炉灶,精心照顾老人生活
院子里建筑垃圾还没清运完,随手一摸就是一把灰,洗澡间正在建设,老人们衣着肮脏、头发蓬乱……2010年4月,刘彩燕第一次走进宁强县中心敬老院顿时傻了眼,同时又是一阵心酸。
一堆吃喝拉撒的急事愁事等着她做。来不及仔细思量,她赶紧带着老人去洗澡、理发。看着老人们焕然一新的面貌,她心里踏实不少。
“既然要做泥鳅,就不怕泥巴糊眼睛。”这是刘彩燕的口头禅。接下来的一段日子,刘彩燕与两名管理人员一道带领院民们起早摸黑,清垃圾、作规划、整园地、起炉灶,很快使敬老院步入正轨。
照顾老人是件繁琐劳心的事。这14年来,刘彩燕似乎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把每一位老人照顾好。
敬老院里有多名大小便失禁、卧床不起的老人,将屎尿沾在裤子、被褥上是常有的事。刘彩燕刚到敬老院工作时也皱过眉头,但她看着老人们期盼的神情,二话没说忍着不适清理干净。她还经常为老人们量血压、测体温、做艾灸、刮痧。
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对老人们而言,刘彩燕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2015年10月,89岁的院民齐桂英突发脑梗。连续几个月,刘彩燕每天为她梳头喂饭、端屎倒尿、熬更守夜。齐桂英鬼门关走了一遭,愣被刘彩燕拽了回来,连医生都赞叹这是奇迹。
2020年齐桂英在临终前把刘彩燕叫到床前:“闺女,我没有儿女,你就是我的女儿,我攒的这3万多块钱你一定要拿着。”刘彩燕按照老人的心愿,以女儿的身份把老人安葬,剩余的钱全部交了公。
14年来,她用过硬专业技能帮助98名瘫痪对象,经过康复训练,使他们回归了正常人的生活。
“他们生活幸福也是我们的心愿”——搭桥牵线,院里30对老人喜结连理
“‘少年夫妻老来伴’,对于许多单身老人来说,能开启一段夕阳恋是一件幸事,他们生活幸福也是我们的心愿。”刘彩燕说,老人们生活有保障了,精神上的孤寂也应得到慰藉。院里部分老人有结伴生活的意愿,她就想帮他们联姻。
2015年9月,院里张灯结彩,为6对老年夫妇举行集体婚礼。6名新郎,用自己省吃俭用积攒的钱买来戒指,郑重地给新娘子戴上。周素梅和徐金东就是其中的一对,两位老人都是高寨子街道办筒车河村的孤寡老人,于2010年4月入住敬老院。周素梅患有语言障碍症,在日常生活中,两位老人互帮互助,渐生爱慕。如今结为合法夫妻,老两口更加恩爱,精神面貌越来越好。
此后,在她和同事们的撮合下,共有30对老人喜结连理。
民间有逢花甲、古稀祝寿的风俗。院里采纳刘彩燕的建议,确定每月第二个星期四,为当月出生的老人过集体生日。她把老人们的生辰熟记于心,写成字条张贴在公示栏里,为老人们安排寿宴,组织工作人员唱生日歌。
每逢春秋季,她还会组织院民到附近的旅游景点,乘坐观光车集体旅游,或者带老人逛超市,采买零食等物品。当地老百姓羡慕地说:“我们儿孙满堂也一辈子都窝在家里,看看人家敬老院的老人有多幸福!”
“那一刻,什么都值了”——视老如亲,老人待她如闺女
吃过午饭,老人们或拿出针线绣羌绣,或悠闲地在凉棚内打台球,或不紧不慢地翻耕菜园……简直是年轻人心目中“向往的生活”。
“老人的心态、精神状态要比物质生活更重要。”刘彩燕说,为丰富院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她积极主动联系社会各方力量,筹措经费购买电视、开办阅览室、添置乒乓球台等体育器材,还搭建了舞台,不定期邀请爱心文艺团体来院里演出。
2018年,在她的倡议下,敬老院成立了老年大学,开设编织、绘画、书法、劳技等课程,并开辟了手工艺展览厅,让每个人都能参与其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同时,她还针对性地给瘫痪对象教手指操,帮助他们提高身体素能。
农民离不开土地,即使老了,还是乐意在地里捣鼓。刘彩燕带领老人开辟了20亩菜园,由老人们自己做主,栽种时令蔬菜。她还在院内建了“思乡源”,在一座土木结构的房间里放置了火塘、土灶、架子床及犁头、锄头等生活劳动工具,完美还原农村居住环境。老人想家了,就到“思乡源”看一看,到田间地头转一转,看见“故居”和“故土”,老人们就有了精神寄托。
敬老院里,有一个心愿棚。“老人和小孩一样,都有一些小愿望,我们就定期收集起来。”刘彩燕说。“想找个老伴”“想去果园吃现摘的果子”“想和以前的老朋友聚聚”……每一个朴实的愿望,都被她认真对待,尽力满足。
一桩桩暖心事,在刘彩燕这里只道是寻常。老人们却念着她的好,把她当成最亲的人。2017年她因病做手术,老人们边打电话边哭,以为她调离敬老院了。做完手术医生叮嘱她休息两个月,半月之后她就出现在工作岗位。老人们围着她,欣喜不已。“那一刻,什么都值了。”刘彩燕笑着说。
如今宁强县中心敬老院已建设成为一个令人羡慕的园林式敬老院,嬗变成一个团结、卫生的文明敬老院。视老如亲,奉若父母。带着这样的初心和信念,刘彩燕像爱的使者不断在玉带河畔播撒着阳光和温暖,汇聚一切爱的力量,用智慧和汗水,常年守护在院民们的身旁,构筑起了孤寡老人们的“幸福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