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着一颗真心 让职教生动起来

——记略阳县职业教育中心校长张兵

2024年11月15日 县区亮点之奋进中的略阳 文章字数:2230 文章浏览数:

本报通讯员 刘杰 谈文淑


 
  2022年7月,中组部、教育部等八部委实施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要求东部沿海发达城市的教育骨干力量到西部地区开展帮扶工作。江苏省海安中等专业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张兵第一个响应号召,将所有困难抛在脑后,毅然踏上了帮扶之旅,跨越1600多公里山河,来到了略阳县天津职教中心,担起这个学校最重的担子——校长。
  时间飞逝,七百多个日夜弹指即过,但这些日子却不再平凡,它们绽放着张兵奋斗的光辉。
  

增添动力 让教师积极起来


  2022年,略阳县职教中心教师平均年龄达到49岁,加之绩效工资没有二次分配,教师干好干差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躺平”成了工作常态。面对这种现状,张兵认为,唯有改革分配制度,激发教师动力,让教师积极起来,才能推动学校发展。然而,这必然引起“躺平者”们的反对。但是张兵把这当作对自己的考验,他说:“学校的管理必须要以能激发教职工干事创业的良好制度为根本,必须坚持制度管人,流程管事”。他坚决不向困难低头,不厌其烦地和校领导、中层干部、教职工沟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学校先后出台了《绩效工资考核实施办法》《教师参加技能大赛奖励及课时认定办法》《班主任考核奖惩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并坚持严格执行,越来越多的教职工享受到了制度的红利,悄然间实现了“要我干”到“我要干”的华丽转身。
  

深挖潜力 让教师成长起来


  “我们帮扶人员要发挥好种子作用,一定要将本校的干部和老师培养出来”张兵说。他带头带了两个徒弟,让所有帮扶教师都至少带两个徒弟。为此,他还牵头拟定了《师徒结对实施方案》,提出了标准要求,工作措施和考核方法。他坚持开展“行知行动”,每学期必须派遣教师到海安中专,西安汽车职业大学等优秀职业院校跟岗学习。他坚持“以赛促教”理念,鼓励鞭策教师凡赛必赛,邀请海安中专的相关专业的骨干教师与我校教师组团参赛,精心进行过程指导。总之,凡是能够促进教师成长的活动,他总是不遗余力地开展,在他这一理念的贯彻下,两年来,学校有十余名教师分别在市赛、省赛上获奖,创下了学校历史之最。培养了12名“双师型”教师。学校全体教师在政治思想上、业务水平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激发活力 让学生闪亮起来


  “让职教,生动起来;让职教生,动起来。”这句话一直挂在张兵的嘴边。他要求政教、团委、教务部门协同起来,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确保每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在他的要求下,学校每学年都要开展艺术节、运动会、志愿服务活动、短视频大赛、职教活动周等各类活动。另外,社团也是他最重视的工作之一,他来之前学校一个社团都没有,他来之后学校开设了15个社团,动员全体学生都加入社团,每周二一节课开展体艺类社团活动,每周四一节课开展专业类社团活动。丰富的活动,让学生放下了手机,走向了操场,克服了自卑,走向了阳光。在他的坚持下,2024年春季,学生绽放出了绚丽的光彩,他们在县城中心区域广场进行了精彩的专业技能展示和艺术展示,彻底改变了群众对职教生的固有印象,他们看到了充满活力的职教生,阳光自信的职教生,拥有才能的职教生,未来无限的职教生。不仅如此,在技能大赛上,2024年该校有两名学生在省赛上获奖,这实现了省赛零的突破的历史性转变。
  

善借外力 让学校发展起来


  略阳县职教中心是2008年5·12地震灾后天津援建,所有设备都是2009年配备,十余年来几乎无补充,无维保,硬件设施已无法满足教学需求。中职生源规模仅百余人,因各种因素影响,学校招生极度困难,2022年时期,学校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际。这些问题,学校本身的力量很难解决。值此之际,张兵用尽浑身解数,努力协调外部力量,给学校争取来发展之机。
  他大力改善工作环境和办学条件。不遗余力地奔走,给领导汇报,与他方合作,不断争取到上级各种支持,不断开拓新的发展路径。在他的努力下,2022年,县委组织部、县纪委、县教体局三方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明纪律规范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行为的通知》,有效遏制了招生乱象,改善了我校招生工作环境。2023年,县人武部、县退役军人服务局与我校合作建立培训基地,有力拓宽了学校培训市场。县财政局通过了学校社会培训激励办法,有力促进了培训工作提质扩容工程。陕西职业技术学院、西安汽车职业大学与我校签订了中高职联合办学协议,有力扩展了学生发展空间。2024年,县委县政府印发了《略阳县加快推进高中高质量发展的八条措施》,从办公经费、师资保障、成果奖励等方面给予了有力保障,成为了推动学校发展的“复兴号”。
  两年来,张兵积极争取到中央资金、苏陕协作资金共计879万元。升级了水电设施,改造了学生宿舍、餐厅,新建了专业实训室,添置了汽修、幼儿保育等专业设施设备,建成了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心理咨询室)、录播室、学员培训室、校园电视台,完善了学校思政文化建设,改建了信息网络中心,建立了学生信息化管理系统,教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全县率先迈出了智慧校园建设步伐。学校办学条件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两年多来,他全身心投入到略阳职教的发展事业中,家里的所有事情只能扔给妻子。这期间家里两位老人相继因病住院做手术,他不能回家伺候尽孝,每次只能哽咽着在电话中略表情思。有时看着妻子在视频里的牢骚,听着女儿的思念,他小心翼翼地陪着笑脸,说着好话。他把父母的鼓励,妻女的理解都转化成工作的动力,只希望不负岁月不负卿。岁月更迭,不变的是他对帮扶工作的执着与追求;时光流转,不变的是他为学校付出的心血与努力。他是略阳职教的开拓者、播种者,更是略阳职教师生们前行道路上最坚定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