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阳为乡村振兴锻造“金牌带头人”
2024年11月26日 综合·广告
文章字数:1175
文章浏览数:

本报讯(通讯员 唐红涛)略阳县紧扣破解农村党建“力量不足”问题,围绕激发村级班子活力、提升村干部能力、育强后备力量的目标,积极搭建比学赶超平台,精心组织观摩培训,加强人才挖掘培养,多点发力锻造村级“金牌带头人”,为乡村振兴注入“活水”。
“赛绩+奖补”,解决动力不足问题。该县常态化开展擂台赛,围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用勤劳双手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等主题,组织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晒目标进度、比同期变化、亮工作实绩,每年评选总擂主、十佳擂主10名,并给予总擂主5000元/人、十佳擂主3000元/人奖励。建立村(社区)干部薪酬待遇与村(社区)集体经济收益挂钩机制,对村(社区)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达到10万元(含10万元)以上的,从中列支15%且总额不超过10万元标准的资金,用于发放村(社区)干部发展集体经济奖励报酬。优先推荐擂台赛擂主和发展集体经济“佼佼者”参加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招录考试,树立有为者有位的鲜明导向。落实村(社区)干部提升学历补助政策,对村(社区)“两委”正职、副职、委员兼文书在职取得国家认可的大专、本科学历的,每月分别增加300元和500元学历补贴。落实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购买养老保险补贴政策,每年按缴费的30%、不超过2000元/人进行补助。
“充电+帮带”,解决素能不强问题。该县每年落实县级领导“村村到”,组织开展村级班子研判评估和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排查,通过看、查、访、问、评五个步骤,掌握村(社区)干部工作表现,摸清村(社区)干部现实需要,精心制定培训“菜单”,开展“点单式”培训,确保培训“对味”“走心”。每年由县级集中办班,把专家学者请进来讲授,组织村(社区)干部走出去观摩,上好理论、业务、典型、现场、廉政“五堂课”,为村(社区)干部提能、乡村振兴蓄能。今年组织52名“一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赴浙江学习“千万工程”经验,组织121名“二类”“三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到兄弟县区观摩学习“千万工程”“五个农业”、基层治理做法;谋划实施“万名党员进党校”行动,轮训农村党员干部800余人次,实现对村(社区)“两委”干部培训全覆盖。落实“传帮带”机制,由镇(街道)班子成员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政治导师和能力导师,帮带提升村(社区)干部综合能力。
“精选+重育”,解决后备不优问题。县委组织部出台《略阳县实施“雏雁计划”加强村级后备力量培育的工作方案》,明确“五选十不选”的村级后备力量人选条件,通过“五访三荐”(访群众代表、访驻村干部、访乡贤能人、访村组干部、访老党员,组织推荐、群众举荐、乡贤引荐)优选“苗子”,建立村级后备力量培育储备工作台账和“一人一档、一镇一册、一县一库”村级后备力量培养档案,落实定人帮带、定期集中培训、定向提升学历、定点实践锻炼的“四定”措施,坚持“一人一策”加强培养,在全县储备村级后备力量408名,其中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283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