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冬剪一幅肖像
2024年11月26日 副刊
文章字数:1083
文章浏览数:

叶志俊
晒秋图
秋,在这一刻毫不掩饰、毫不吝啬、很大方很直白很窈窕地在乡村的院落铺展开她们的风姿绰约和诱人的静美。其实,这些秋色图早已在田野袒露,昭示着她们出脱的风韵韶华,托举着她们迷人的感性,咄咄逼人地向田野里的村庄敞开了情窦初开的大胆爱情。她们已不再朦胧,不再藏匿青春的绽放,她们勇敢地掀开成熟的面纱,毫不顾忌地向村庄和农人送去万顷秋波,等待农人蜂拥而来挥舞农具迎娶她们嫁进朴实的村庄。
婆婆古老的风车早已恭候在场院的一角,那些七大姑八大姨的乡村女人也早已拿起撮箕、扫帚、筛子和簸箕恭候在场院上等待检验秋实潮水般涌来。立刻,太阳的镁光灯下,秋意融融,金色涨溢,笑颜堆砌。这些山里女人在场院里筛秋,评秋,赞秋。秋在这个冬日逐渐升华主题,场院形成一块一块饱满、殷实、善于朗诵的诗章,让村庄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陶醉地解读。
父亲是组稿秋色专题的编审,他把这些丰满殷实的素材像排版一样归类。一种粮食就是一个板块,一个板块就是一种意象。玉米、大豆、谷子、荞麦这些古老的选材被父亲设计排版在农家每一个空旷的院落,正解读一个成熟季节的浪漫和深刻。真的,大豆、荞麦、谷子、玉米,它们不仅是一首首散发着粮食气息的诗歌,而且是那些热爱土地的父老乡亲用勤劳和汗水写出的土地赞歌。今天,作为像父亲这样一辈子为土地虔诚撰稿的农民诗人,在阳光下这是最亢奋、最迷醉、最幸福的一次和粮食的情景交融。这比他们抽一锅老旱烟,喝一碗包谷酒还解馋过瘾。
场院里的秋实是像父亲们这样对土地爱得深沉的庄稼人撰写的诗歌散章。
挂在树上的星星
初冬的封面,唯柿子树早早地为乡村挂满喜庆的灯笼。是庆祝丰收?是展示季节的风韵?这个初冬,视野所到之处灯笼满枝,诗意满树。
这是我少年影集里早就搜集保存的一幅季节写生。这样的选景,不需要绿叶陪衬,不需要绿色勾勒,不需要工笔点缀。只需一角蓝天,几朵絮云,风儿一个轻轻的手势,这些“移情别恋”的星星就偷偷瞒着“天条”换位移景于民间繁茂的枝梢,想效仿一次神话里的七姐和织女自由的爱情。
也许是民间浪漫温馨,也许是民间诗意多情,伫立在沟渠、梁峁、宅旁、山湾里的这些长在农历肥沃土壤里的柿树就是这些“天灯”随意点缀喜庆丰收的圣诞树。她们顽皮地缀在枝上,举进蓝天云朵,摇曳风里,远远近近地朝村庄和农历投来笑傲寒冬的眼眸。我小时候曾无数次好奇地爬上柿树或蹲在树下,像远在汉朝数星星的张衡一样破解着自己的馋欲。那阵,这些星星像河滩一样就成了我课本之外的又一些牵挂和走神。
如今,满天繁星依然点缀乡村十月的封面,渲染村庄如诗如画的背景。然后,镶进农历的画夹,镶进艺术的镜头。至此,乡村初冬的意境深远而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