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阳白水江镇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和美乡村

2024年11月28日 党建·理论 文章字数:1052 文章浏览数:
  本报讯(通讯员 张卓 吴芳)今年以来,略阳县白水江镇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以“治”提“质”,加速推进山乡“蝶变”,绘出乡村振兴新景象。
  为了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白水江镇坚持规划先行,提前谋篇布局,以“水陆联运秦陇蜀·千年古镇白水江”为定位,立足各村资源禀赋,科学谋划“一心三区多点”(后湾文化产业核心、封家坝特色林果与林下经济发展区、嘉陵江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青泥河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示范区,多个乡村旅游布点)产业发展格局,以农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带动经济社会转型。大力发展“五个农业”,通过“村党支部+企业+农户”模式加快主导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提质增效。
  截至目前,全镇发展柴胡2万余亩、天麻700亩、存栏蛋鸡15万只,建设设施农业基地4个、观光农业基地2个,打造农文旅融合示范点4个、精品休闲观光路线2条,培育品牌农产品3个、有机农产品1个、有机农产品生产企业1家,建成智慧农业示范点2个、智能化养殖场2个。
  位于小河村的千山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是略阳县蛋鸡养殖龙头企业之一。近年来,公司以村企合作的方式成功实施鸡舍扩建及“云端AI养殖系统”提升项目,实现年产鸡蛋1080吨,生产有机肥960吨,产值达2728万元,同时以订单回收方式带动农户增收120万元。
  “目前正在实施三期建设,将为鸡舍配套巡检机器人,优化智能控制及设备自检系统,增添养殖大数据分析功能,建成后预计蛋鸡年底存栏16万只,产蛋2160吨、有机肥1920吨,产值达2836万元,带动农户增收170万元。”千山春农业公司负责人潘黎明介绍道。
  优质宜居环境既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要义,更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殷切期许。白水江镇以“村村是景、处处可游”为出发点,紧盯关键部位和重点问题扎实开展村容户貌整治提升及村庄清洁行动。重点实施集镇市场后街巷道改造、硬化,雨污管网改建,火车站通道、中街人行步道改造,对集镇规划区内21处违规搭建临时性建筑进行集中整治,绿化3.2公里,打造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9处,以点带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整治。
  乡村振兴既要抓人居环境“面子”,更要抓乡村治理“里子”。为进一步推动乡村高颜值和好气质双提升,白水江镇坚持以文化人,以群众自治为着力点助推社会稳定和谐,坚持典型选树、道德约束,完善“一约五会”,重视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服务教育功能,厚植文明新风尚之根。同时,充分发挥基层“神经末梢”治理作用,坚持推进治理“网格化”,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全面掌握群众急难愁盼,逐渐形成“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治理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