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里的声音

2024年11月29日 小作家 文章字数:1005 文章浏览数:

南郑区大河坎九年制学校七(3)班 张昕玥 指导教师 冯园方


  现今的中国,是由许许多多个朝代更迭造就而来的。今日的中华依然强大,却比不过历史上最鼎盛的时期。每个中华儿女肩上都应承担起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使命。
  1931年9月,日军入侵中华,发动战争,我国顿时陷入困境,武器、装备皆比不过武装精良的日军。在中国国民水深火热之时,共产党出现了,他们带领着群众不遗余力地抵抗日军,粉碎了日军一个又一个的阴谋。
  1938年10月,以冷云为首的8名女战士,为掩护主力部队,主动吸引敌军火力,却因此被围困在乌斯浑河河边,在激战至弹尽的情况下,他们面对敌军的逼降,宁死不屈,手挽手步入乌斯浑河,高声呼喊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高声唱着《国际歌》的她们是那么的英勇,不畏死亡,只为守住最后的尊严。她们用生命诠释了“宁做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总有一种声音直达心底,那是保家卫国的战士们拼死对抗敌人时的呐喊,那是所有中国人的渴望——将敌人赶出中国,还中国一个太平。
  1945年,侵华战争结束,在结束长达14年的侵略后,中华人民战胜了他们。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毛主席、周总理等几十位伟人的带领下,中国“站起来”了。
  袁隆平,他是中国杂交稻育种专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的成就,造福了全世界,因为他不仅让中国人吃饱饭,还让全世界人有饭吃。经历过无数次的试验,无数次的失败,他终于在1973年正式宣布中国籼型杂交稻“三系”配套成功!他把科学当作生命,为杂交水稻事业奉献了68年。
  他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他为一粒种子,花了大半生。
  总有一种声音直达心底,那是他“禾下乘凉”的梦想之声,是中国人要“站起来”的决心。
  中国航天事业始于1956年,1970年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几十年过去,中国航天科技已经走在世界前列。
  中国北斗,是我国自主建设的卫星导航系统。自1994年北斗一号立项以来,经历了26载,从无到有,向全世界宣告,我们中国人也可以建造属于我们的卫星。
  现今的中国已十分强大,但不能因此停下我们前进的脚步,应更加努力,不辜负祖国的培养,复兴强国!
  总书记说过:“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
  总有一种声音直达心底,那是我们每个和平年代的中国人共同的心声——牢记使命,复兴强国。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教师点评 这篇作文有清晰的写作顺序,层层递进,选材典型,详略得当,对主题把握准确。同时小作者有积累,更有思想,作文的主题有一定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