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鹏:种下甜蜜果 过上好生活

2024年12月03日 综合·广告 文章字数:795 文章浏览数:

本报通讯员 张恤民 苏湘栋


  “别看天气冷,打过霜的桔子甜如蜜,不信你们尝尝。”11月30日,洋县戚氏街道陶岭村4组脱贫户王建鹏向前来他家桔园体验采摘的游客热情地介绍。不一会儿,几棵桔树上的果实就被抢购一空。在王建鹏的桔园,橙红饱满的柑桔与绿色的桔叶相映成景,勾勒出一幅充满生机的田园画。
  “去年是丰产年,产量有20多万斤,挣了10万元。今年是低产年,产量预计只有6万多斤,但收入也有近3万元。比起以前的日子,现在的生活比桔子甜。”王建鹏满心欢喜地说。
  2008年,王建鹏还是贫困户,母亲患有心脏病,儿子在上初中,住房还是租邻居的土坯房,生活的重担压得他喘不过气。后来,王建鹏看到来自临县城固县的产业大户通过流转村集体的桔园发展柑桔产业赚了钱,便下定决心通过勤劳双手脱贫致富。他把村上的30亩桔园流转过来,开启了自己的柑桔致富梦。
  流转来的村集体桔园果树品种陈旧、树木老龄化、果实稀疏,基本没有产业价值。第一次接触柑桔种植的王建鹏对果树产业一窍不通,但他没有气馁,一边向城固县的柑桔种植大户学习技术,一边拿着凑来的1万元买来新优品种替换掉陈旧果树。而树苗种下5年后才能见效益,为了弥补收入空档,王建鹏便在树苗间套种蔬菜。
  2013年,王建鹏的桔园第一次挂果,看着桔树上红彤彤的桔子,王建鹏笑开了花。但销售的压力也随之而来,王建鹏便将桔子拉到县城跑销售渠道。经过不懈努力,当年的6000多斤桔子顺利卖出,挣了3000多元。尝到甜头的王建鹏继续在柑桔产业上深耕细作,不断更新种植技术,想方设法拓宽销路。辛勤的付出让他的桔园越来越红火,面积不仅扩大到40亩,优异的柑桔品质也为他迎来了新疆、吉林、四川等省份的大客户。
  产业的兴旺改变了以前贫困的生活。2015年,王建鹏顺利脱贫摘帽。同年,他告别了居住几十年的土坯房,建起了二层楼房。“我现在不愁吃、不愁穿、不愁住,就愁果园面积太小。将来,我要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在小康的道路上不断飞奔。”王建鹏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