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销对接 山货出山

——我市农特产品加快进入长三角市场

2024年12月04日 时事 文章字数:1044 文章浏览数:

本报记者 崔慧芬 何淼


  11月28日,蜂蜜、木耳、腊肉等汉中土特产,通过江苏省南通市推介会平台挺进长三角市场,为千里之外的消费者送上了一场味觉盛宴。
  “这么好的产品之前还真不太了解”“以前就听说陕西留坝的土蜂蜜好,确实不一样”……在各大展位间,不时听到消费者这样的感慨。
  与以往一些产品在推介会上昙花一现不同,此次我市向南通输送了10余个品种、20余吨优质农特产品,将在南通沿海开发集团“沪蔬通”平台进行销售,打通汉中农特产品进入长三角市场的渠道,促进小农户对接大市场。
  产销对接是农产品流通的重要方式,是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的基础支撑。产销对接是否顺畅精准,关系到生产、流通、消费的有效衔接,影响到农民的生计和百姓的菜篮子。
  我市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资源禀赋,农特产品丰富而质优。如何走出当地,走向我国经济极具活力的长三角地区?
  今年以来,我市与南通市持续拓展消费协作空间,在南通市对口帮扶汉中市工作组的协调下,两市考察团队经考察互访,确定借用南通沿海开发集团“沪蔬通”平台销售汉中农特产品,以该平台为桥梁和纽带,助力汉中农特产品销售到长三角地区。
  记者了解到,今年5月,由市政府牵头组织对全市粮油、茶叶、中药材、食用菌、畜禽、水果、水产品、调味品等生产加工情况开展全面调查统计,准确掌握各类农特产品的栽培规模、主要品种、主产区域、种植面积、年度产量、质量认证、经营主体等信息,重点梳理可规模化生产、持续性供应的产品种类,为与南通“沪蔬通”平台开展合作奠定良好基础。
  “今年8月底,我们在全市9县2区筛选确定了32家上游供应链企业。同时,确定汉中海鑫置业有限公司作为我市市级唯一运营企业与南通‘沪蔬通’平台进行市场化合作,推广‘龙头公司+生产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组织筹集货源,发展订单农业,开展直供直销,减少流通环节,降低采购和运营成本。”市商务局副局长吴国强说。
  经过前期近半年的准备,11月20日,载着20余吨汉中优质农特产品的5辆货车从南郑区出发驶往南通市。
  “我们公司是汉中地区单体面积最大的现代化物流配送中心。这次农特产品进入长三角市场,采用专人专车配送,实现人员、车辆、货源全程可追溯的电子化闭环管理,安全性、时效性都能得到保障。”汉中海鑫置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朱丹介绍,后期公司将努力进入南通消费帮扶采购名录,加快搭建销售网络,让我市农特产品走进长三角更大的市场,同时,通过“沪蔬通”平台现有的供应链渠道,把长三角地区特色的海鲜类产品及进口优质牛羊肉引进汉中市场,丰富我市老百姓的菜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