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县全面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软件硬件”双提升 乡村教育强起来
2024年12月07日 要闻
文章字数:893
文章浏览数:
本报通讯员 邹长珍 唐倩倩
走进勉县金泉镇墓下小学,宽敞整洁的校园环境让人看着舒心。“现在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也能这么好,娃上学近、我们接送方便,更放心。”看着崭新的教学楼,六(1)班学生张玥伊的家长格外激动,“我在锌业公司上班,下班步行几分钟就能接上孩子。”
墓下小学距离金泉镇中心小学5公里,汉中锌业有限责任公司毗邻该校。以前由于条件受限,教学场地小,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不足,存在大班额问题,难以满足周边群众子女入学需求。2022年底,金泉镇动员社会各界捐款24万余元,将墓下小学建设确定为重点民生实事项目。2023年7月,总投资约1500万元的新教学楼正式动工兴建,在镇人大代表履职监督下推进度、保质量,2024年11月,焕然一新的墓下小学正式投入使用。
“综合楼建成后,小学部共12个班级,可提供540个学位,幼儿园共3个班,可提供90个学位。”据校长谢昊介绍,目前学校软、硬件建设均达到或超过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标准,彻底解决了汉中锌业有限责任公司及周边群众子女入学的后顾之忧。
“新教学楼有很多功能教室,我们开展兴趣学习很方便,感觉超棒!”墓下小学六年级一班学生杨欣怡说。据了解,新教学楼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共新建附属幼儿园、食堂、美术室、舞蹈室、音乐室、劳动室、科技室、留守儿童活动中心、体质检测室、卫生保健室、计算机室、德育室等多个功能专用教室,充分满足了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需要和学校多样化教学需求。基于全新的教学设施,学校目前开设音乐剧、舞蹈、口才、棋类等兴趣社团课13个。在加强硬件改善的同时,学校还注重以高水平的师资力量带动教学质量的提升,积极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实践教学模式,今年秋季招收新生67名,实现农村学校新生人数连续3年持续增长。
为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近年来,勉县持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三年来累计投入资金4.38亿元,新建学校2所,增加学位3200个,聚焦数字赋能,农村中小学智慧黑板、百兆网络全覆盖,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城乡一体;同时,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全面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深入实施“县管校聘”改革,选派城区优秀教师到乡村学校支教,乡村教师交流轮岗比例达1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