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太古、元古界变质岩地层不含水或含水量少的常规认识——

佛坪地热资源调查勘探获突破

可开采清洁地热能

2024年12月10日 社会民生 文章字数:572 文章浏览数:
  本报讯(通讯员 张轩 杨军)12月3日,笔者从陕西地矿第二物探大队获悉,由该队承担的佛坪县地热资源调查勘探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成功打出了深2002米、水温约35摄氏度、日出水量392立方米的地热勘探井,这一成果打破了太古、元古界变质岩地层不含水或含水量少的常规认识,实现了太古、元古界变质岩地区地热勘探的新突破。
  据了解,该项目是陕西省自然资源厅2022年第一批省级地勘基金项目,由陕西地矿集团承担,陕西地矿第二物探大队负责实施,总投资700万元。为保障项目的顺利施工,佛坪县成立专班,跟踪服务项目破解外业施工难题,护航项目建设有序推进。陕西地矿第二物探大队组织精兵强将,开展大量翔实的地质调查研究,实现核心技术攻关,圈定热储目的层,科学选定孔位,精心钻探施工,经过一年半的攻坚克难,在佛坪县城以北2.5km椒溪河右岸的长角坝镇教场坝布设钻探工作,成功打出了水深2千余米的地热勘探井,如按每年300天、每天12小时计算,该井可开采清洁地热能,折合标准煤151.45吨,相当于每年节省123.09万千瓦时电能。
  根据教场坝地热探井成果分析,该地热井水质较好,偏硅酸浓度达到理疗热矿水价值浓度和命名矿水浓度,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该地热资源调查取得突破,对佛坪区域地质构造特征、水文地质条件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示范意义。同时,将进一步为佛坪县生态农业、生态康养、医疗保健、温泉洗浴和旅游度假等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