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财政助力课后服务多样化发展
2024年12月10日 综合·广告
文章字数:294
文章浏览数:
本报讯(通讯员 张小卡)近三年以来,市财政统筹资金近3000万元,巩固提升“双减”工作成果,不断丰富课后服务供给,全市中小学广泛开设体育、科技、艺术和汉调桄桄、羌绣、藤编等优秀传统文化和非遗项目社团。
三年来,全市共有108名学生、教师在陕西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创建全国科学教育实验校2所。广泛组织开展合唱展演、青少年读书、校园“三大球”等活动,“一校一案”全面建立校内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创建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8所、省级艺术教育示范学校14所,创建市级及以上研学实践教育基地103个、国家级营地1个,各类全国运动特色学校104所(其中全国足球特色学校72所),留坝中学累计培养女足国脚7名。
三年来,全市共有108名学生、教师在陕西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创建全国科学教育实验校2所。广泛组织开展合唱展演、青少年读书、校园“三大球”等活动,“一校一案”全面建立校内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创建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8所、省级艺术教育示范学校14所,创建市级及以上研学实践教育基地103个、国家级营地1个,各类全国运动特色学校104所(其中全国足球特色学校72所),留坝中学累计培养女足国脚7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