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巴泾洋街道办:

养老认证多样化 细致服务暖人心

2024年12月11日 要闻 文章字数:660 文章浏览数:

本报通讯员 何红松


  “阿姨,请把您身份证给我……跟我这样左右摇头……好了,认证成功”。自2024年养老生存认证工作开展以来,为保障每一位适龄老人及时足额享受养老待遇,同时杜绝多领、冒领养老金的现象,近日,镇巴县泾洋街道办各村(社区)积极行动,为适龄老人“量身定制”了灵活多样的养老认证方式。
  居住在村委会附近的老人大都主动前往村(社区)进行养老认证,对于前来认证的老人,工作人员耐心帮助老人验证身份信息,快速顺利地帮助他们完成认证。“现在政策好,你们工作人员态度也好,我们办事都特别舒心!”前来查询养老金和年检认证的文国荣说道。
  “我会使用智能手机,可不可以自己认证啊?”“可以的,来我教你怎样操作。”如今,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很多老人都开始使用智能手机,线上认证也成为了近几年养老认证的主流方式之一。街道办、村(社区)工作人员也没闲着,通过电话指导老人们使用智能手机进行线上操作,足不出户完成认证工作。不仅如此,家里有年轻人的,通常用一台手机就搞定了周边亲友的年检认证,效率很高。
  “多亏了你们上门给我认证,不然我还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家住泾洋街道办坪尚居社区的陈益珍对前来帮助养老认证的村干部连连道谢。陈益珍83岁了,行动不便,接到村上的年检提醒电话后很焦急,而这样的情况在各村普遍存在。对于高龄、残疾、卧病在床等行动不便又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村干部采取上门认证的方式,让老人们在家里就完成了养老认证。而对于在外无法认证的,村干部也想办法通过连接视频方式进行手动系统认证,真正做到服务群众“零距离”“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