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向好 发展向新 民生向暖

——2024年我市推进高质量发展综述

2024年12月12日 向人民报告·高质量发展篇 文章字数:1702 文章浏览数:

本报记者 朱媛媛 通讯员 唐宇辉

  陕钢集团汉中公司的中厚板生产现场

  时间无言,实干有声。时光轮转中的天汉大地风光无限。而比季节更迭还要动人的,是全市上下只争朝夕、奋楫笃行的奋斗场景。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我市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重要一年。一年来,全市发展改革系统聚焦高质量发展和稳增长主责主业,统筹做好抓项目、扩投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全力推动经济向高而攀、向新而进、向实而行,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坚持稳中求进,奋力在增量提质中培塑发展新优势。一年来,重点围绕“稳”经济之形,积极克服严峻复杂的内外环境,针对性落实“稳”的措施和“进”的举措,出台攻坚三季度奋斗全年红专项《行动方案》,建立市县(区)书记抓经济稳增长调度机制和市级领导包抓稳增长工作机制,推动经济运行保持稳进向好态势,前三季度全市生产总值增长4.8%。更加注重“提”经济之质,充分发挥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导向作用,强化政策引导、市场牵引两轮驱动,推动经济转型提质、结构向优,前三季度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9.8%、居全省第一方阵。投资结构更加优化,民间投资、社会资本投资占比分别达到65.3%和70.5%。
  坚持先立后破,奋力在深化改革中释放发展新活力。一年来,围绕经济体制改革,统筹抓好公平竞争审查、企业权益保障等体制机制建设,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全市实有经济主体达到41.85万户、总量居全省前列,其中实有企业6.66万户、增长5.13%。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探索推进企业开办“小时办”模式,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5小时以内。围绕深化园区改革,“一园一策”重塑规划布局、整合资源资产,新培育省级经开区1个、省级高新区2个。围绕生态文明改革布局,完善绿色能源体系,清洁能源总装机达到134.18万千瓦,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9%,充电基础设施在西部地级市中率先实现镇办全覆盖。
  坚持项目为王,奋力在争资引项中集聚发展新动能。一年来,持续在项目争跑上加力提效,抢抓用好“两重、两新”等扩投资政策机遇,领导带队争跑,干部驻点对接,累计争取各类政策性项目资金52.7亿元。在项目推进上紧抓快干,推动项目开工率、入统率和投资完成率实现“三提升”,截至目前,市级重点项目年度投资完成率达到97.2%,新开工项目开工率100%,92个增发国债项目资金支付率居全省第1,汉中锌业“6+N”、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加快推进,焦岩水利枢纽工程、S27洋镇高速等前期项目取得重大突破,佛坪抽水蓄能电站主体工程全面开工,牵引推动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位增长态势,预计1-11月增长14.5%、位居全省前列。
  坚持守正创新,奋力在夯基立柱中谋求发展新突破。一年来,始终坚持锚定国家和全省重大战略布局和重点发展方向,高标准编制发展规划和行动方案,谋划储备重点项目498个、总投资2663.16亿元,切实以项目为支撑推动生态城市建设从“立柱架梁”向“积厚成势”迅速衍变。围绕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一体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发展、未来产业培育,着力构建以5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前三季度,全市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9.4%、制造业投资增长28.7%。
  坚持民生至上,奋力在共建共享中彰显发展新气象。一年来,清单化、台账式推动落实促增收重点任务,前三季度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4%和7.4%,分列全省第1和第5位,促增收经验做法得到省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更加注重“一老一小”,重点围绕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有力提升“五个友好”发展水平。更加注重保供稳价,持续加强用气用电能源保供,扎实做好节假日重点商品价格监测,规范教育、福利院、停车场等群众关心的收费标准。更加注重粮食安全,建立重大事项督办落实、工作约谈等长效机制,及时修订印发《汉中市被污染粮食处置管理办法》,落实粮食出入库必检项目制度,推行稻谷收购“车车检”管控措施,粮食安全考核位居全省优秀等次。
  改革未有穷期,发展永无止境。全市发展改革系统将谋深谋实2025年发展改革各项工作,全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为确保“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打牢基础,为努力建设环境优美、绿色低碳、宜居宜游的生态城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汉中新篇章作出更多发改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