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鸟飞回来(一)
——秦岭深处访朱鹮
2024年12月13日 汉风古韵
文章字数:2440
文章浏览数:

周竞
“吉祥鸟”的传说
鸟类专家刘伯伯,给我讲了个“吉祥鸟”的故事:陕南有座华阳山,这是秦岭万山丛中的一颗明珠,物产丰富,风光秀美。1949年冬天,天空红鹤翱翔,一群又一群,赤颊,凤冠,长喙,雪羽,阳光之下,它们浑身闪耀着桃红、橘橙的金属般光泽。乡亲们把红鹤称为“吉祥鸟”。后来,不知什么原因,红鹤都飞走了。20世纪60年代初,在陕南秦岭中才又发现了两只,不久也消失了踪影。可是最近传来了好消息,红鹤就是朱鹮,这种已被国际上宣布的濒危鸟,又飞回了秦岭大山……刘伯伯津津有味地向我介绍,秦岭深处的小小山村——姚家沟,如今已是名扬世界了。濒于绝迹的珍禽朱鹮,正在这里生儿育女,繁衍后代!他说,他很快就要到那儿去考察。我若是能跟着他去一趟姚家沟,该多好啊!想不到刘伯伯竟爽快地答应了我的请求,真让我高兴极了。
到姚家沟去
吉普车像一匹撒欢的马驹儿,出了汉中古城,顺着白杨夹道的公路飞奔。洋县县城一过,小车直插北方。刘伯伯指着前面一带远山说:“瞧见了吧!那就是秦岭,它西起甘肃,横贯陕西,东到河南,绵亘几百公里哩!这一段是很富裕的秦岭南坡,大熊猫保护区和朱鹮发现区都在这里……”是的,秦岭是座充满神秘色彩的大山。四月仲春,酉水河像一条银带,从群山中奔腾而出;近山玲珑葱郁,叠嶂吐翠;远山连绵嵯峨,像一扇青色的屏风,一抹轻云缠在它的腰部。“秦岭美呐!”我叫出声来。刘伯伯衔着烟斗一直在沉思,听了我的喊声,他点了点头,带着深沉的感情说:“是啊!祖国的大秦岭很美。她不只是外表美,她怀里蕴藏着无尽的财富,更有让生物学专家们着迷的‘天然动物园’呐!”刘伯伯说秦岭中有近一千种动物,闻名世界的国宝大熊猫,以及金丝猴、金毛扭角羚,都是秦岭的特产,现在又发现了稀有珍禽朱鹮,怎叫人不感到自豪啊!
小吉普向北,在秦岭山路上行进着,走到大岔口,一个西拐,不一会儿车停下了。“到了吗?”我们问。
刘伯伯下了车,摇摇头说:“这是中途站八里关,离姚家沟还有三十几里路呢!”他风趣地一笑:“搞生物考察这一行,多和深山老林打交道,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只能帮我们一部分忙。现在呀,路窄了,车开不进去,只能靠两条腿喽。”
我们向司机道了谢,拄起木棍,从八里关徒步向北方走去……
八里关是秦岭山中一座小镇,形势险要,我们沿河谷走着。刘伯伯精神十足,他个儿高,肩膀宽,脚步踏得挺有劲儿。我踩着老专家的脚印儿,也觉得劲头儿大起来了:“刘伯伯,这段路怪平坦呢!”
刘伯伯眼里闪过一丝笑意,没有回答我的话,等走到一个叫大店的地方,我才明白刘伯伯的意思,因为平坦的路走完了,从这儿再往西,虽离姚家沟才十多里路,但多是悬崖陡壁,草高林深,人要从踩出来的羊肠小路上穿插而过。刘伯伯二十年前走过这条路,现在还记得很清楚。他熟练地边用木棍扫打,边带我走路。路旁,出溜溜、出溜溜地,不时窜出一条一条的蛇来。
走到半路,又碰到一座更高的悬崖,我们正准备攀登,身上的背包却叫两个青年夺去了……这是一对男女青年,男的叫小鲁,女的叫小黄,是县上派来的“先遣队”,早在悬崖边迎候我们啦!他们领着我和刘伯伯,爬上悬崖,又转过一个山包,突然,眼前豁然开朗,一条葱绿的大沟展现在我们面前,沟坡上散布着三三两两的山区农舍,原来我们的目的地——姚家沟到了!
小小的“鸟儿王国”
姚家沟海拔1356米。在沟东北,有一片茂密的阔叶林带,丛生着板栗、马桑、臭椿、野樱桃树。这些树的中间,又拔地而起,长着几十株高大的青,每棵都要两个人才能合抱围拢。由于地势向阳,环境幽静,形成了一个小小的“鸟儿王国”,栖息着数十种鸟儿。走进青林,你就可以看到发冠卷尾鸟轻盈地飞上飞下,旋木鸟灵巧地在树干上旋来旋去……可以听到喜鹊喳喳报喜,山雀呀呀召唤,杜鹃和锯木鸟是唱歌的能手,而啄木鸟则为歌手们“梆梆”地打着节拍……这座青林就是朱鹮的营巢地,它的“家”就在第七号青树上,现在朱鹮已经产卵,正孵育着未来的小宝宝哩!
出了青林,刘伯伯让我们放轻脚步,免得惊动正在孵卵的朱鹮。小鲁和小黄领着我和刘伯伯绕林子爬上山坡,那儿有他俩搭好了的一号观察棚,它刚好跟青树上的朱鹮巢是一条水平线。
刘伯伯拍照,小鲁打开录音机,小黄摊开了记录本。这观察棚选择的位置好,能见度强,我把望远镜朝眼上一扣,镜头里就出现了精彩的场面。真有趣!我才知道朱鹮不是什么高明的建筑师,筑巢的本领还不如喜鹊呢!喜鹊巢像只小筐儿,朱鹮只会平铺树枝,简单得连个弧线都没有。可就是这只很普通的巢里,却卧着、立着两只朱鹮。我看清了,它们跟画报上的一样好看,朱红的脸颊,漂亮的戈矛状枕羽,红的嘴喙和脚杆……不同的是,画报上的羽毛雪似的白,可如今却是白中杂着浅灰……这是怎么回事呢?
刘伯伯说:“这就是朱鹮有趣的特殊生态和习性,它到了育雏繁殖期,白羽毛就变成灰白色的了。”“它还会变?”
“是啊!老朱鹮快到产卵时,它那张红脸颊就会分泌出色素来,用它涂羽毛,羽毛就变颜色啦!这叫繁殖羽。”“真有趣!”
有趣的事还多呢,两只老朱鹮在轮班孵卵呐!瞧,它们合作得多么好,卧在巢里的朱鹮飞走了,站在一边的朱鹮立刻补上去,这“换班”的一刹那间,我望见了它身下的四枚蛋,青青的,还撒着斑点儿,齐齐排在干草和羽毛上面。飞走的朱鹮吃饱了,立即飞回来“换班”,让另一只朱鹮飞走找食吃。
当朱鹮飞起的一瞬间,它变得特别美丽,从底往上看,阳光透过它的宽大翅膀,灰白色的翅羽,立刻反映出桃红、橘橙的金属光泽,翅儿轻轻扇动,从蓝天、青山之上掠过,分外鲜明瞩目,真像身着羽衣霓裳的仙女自天宫飘然而下……
观察棚设在灌木丛中,大伙儿悄悄地工作着。这活儿轻松吗?不,你看,牛虻叮在了刘伯伯的小腿上,可是刘伯伯不能去拍打,因为声音会惊扰了朱鹮,他只是用手轰一下,然后抹去叮出来的鲜血;一条菜花蛇爬过来了,它有擀面杖那么粗,我吓得要叫喊,小黄姐姐一把捂住了我的嘴,小鲁冲我笑笑,轻声说:“这是无毒蛇,别惹它,它一会儿自己就爬走了。”说完,他又专心致志地观察着朱鹮的活动规律,记下了它“哦呀”“呵呀”的叫声,记下了它“换班”的次数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