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郑胡家营镇人大“三诊把脉法”汇民意解民忧

2024年12月17日 政治 文章字数:924 文章浏览数:

  本报讯(通讯员 张远忠)今年以来,南郑区胡家营镇人大充分发挥代表联络站作用,不断创新联络站活动形式,推行代表进站接待“坐诊”、主动上门“问诊”、多方联动“会诊”的“三诊把脉法”,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激发了代表履职新活力,提高了代表接待群众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进站接待“坐诊”听民意。以全镇5个人大代表联络站为平台,组织镇域内各级人大代表进站履职。年初制定代表接待群众计划,每周确定一名代表轮流进站“坐诊”接待群众,并提前一周通过镇微信公众号、村宣传栏等平台向群众公开联系代表的姓名、职务、联系电话、服务内容等信息,如遇特殊情况延误,提前3天在宣传平台发布告知。将代表按照所从事的工作性质、行业特点、专业特长等进行详细划分、合理编排,根据接待主题安排代表进站“坐诊”听民意,方便群众反映问题,咨询相关业务,形成代表联络站定期接待的为民服务工作格局,密切了代表与群众的联系。
  主动上门“问诊”察民情。对地处偏远、行动不便的群众,将联络站接待方式变“等待上门”为“主动上门”,各代表联络站不定期组织代表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开展零距离地上门走访“问诊”活动。镇人大代表陈大有在走访高皇村12组村民王国海时,其反映自己年老多病,家里自来水10多天不通,吃水要到邻居家挑,极不方便,希望予以解决。对此,陈大有立即将情况上报代表联络站,联络站和村两委干部及时联系技术员对该户饮水管道进行维修,两天内就通上了自来水,问题得到解决。通过实地走访、与群众面对面交谈,“把脉问诊”群众关切的急难愁盼问题,在倾听民声、收集民意、发现问题上实现了无缝对接。
  多方联动“会诊”解难题。针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需要多部门才能解决的问题,代表联络站凝聚多方力量,合力推动问题解决。一方面邀请相关领导和站、办、所负责人进站参加“会诊”接待群众;另一方面,镇人大通过业务归口,将意见建议反馈相关站、办、所办理,主动参与沟通协调,通过多方联动“会诊”形成合力根治“顽疾”,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件件有人办,事事有人管。办结后,由专人向群众反馈办理情况,实现交办有答复,办理有回音。目前,全镇58名市、区、镇人大代表进站常态化开展活动,累计接待群众230余人次,收集意见建议160余条,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132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