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团给我增添了乐趣”

2024年12月18日 教育 文章字数:578 文章浏览数:

本报记者 何淼


  “咚、哒、咚咚哒,咚、哒、咚咚哒……”近日,在南郑区黄官镇中心小学操场上,只见一组同学双手紧握竹竿,有节奏地一开一合,竹竿触及地面发出清脆的“啪啪”声;另一组同学伴随着欢快的音乐,轻盈地在竹竿之间跳动,动作干净利落……
  “我从上学期开始就参加了竹竿舞社团,社团给我的生活增添了乐趣。”五年级三班学生钟欣妍说,每天放学后,竹竿舞是她最期待的社团活动。
  操场上,竹竿舞社团轻松欢快,教室里藤编社团的学生们正在社团老师王思敏的带领下认真学习编织技法。一根根藤条在学生灵巧的小手间飞舞,不一会儿,一个爱心状的饰品,就在学生的手中初显形态。
  “黄官镇一直被称为藤编之乡,带领学生们学习藤编,不仅能够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同时也能将藤编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王思敏向记者介绍道,该校利用课后1小时,开设了藤编、竹竿舞、啦啦操、葫芦丝等10余类社团,充分利用在校时间,丰富学生童年生活。
  据悉,为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满足学生多样化成长需求,落实落细“双减”和课后服务政策,南郑区各中小学校开设各具特色的校园社团,不仅涵盖学科拓展类、艺术类、创新实践类社团,还充分挖掘本地非遗文化资源,开设社火、剪纸等非遗文化社团,让传统文化教育在历史与现代、传统与创新中得到整合,逐步实现“一校一特色,人人有社团,个个有活动”的育人目标,让孩子们乐享课后时光、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