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顶山乡的善治“秘方”

——勉县新铺镇余家沟村以党建引领推进乡村治理侧记

2024年12月19日 党建·理论 文章字数:1533 文章浏览数:

本报通讯员 丁瑞


  位于勉县县城以西25公里处的新铺镇余家沟村,风光秀美,生态良好,每逢雨后天晴,云雾弥漫,整个村庄宛如处在云端之上,有“云顶山乡”之美誉。近年来,该村坚持以党建引领,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和服务能力,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实现旗帜在基层树立、问题在基层解决、服务在基层拓展、民心在基层凝聚,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基层善治之路。
  

坚持党建引领定方向


  余家沟村党支部始终坚持“群众之事无小事”的原则,增强村两委干部的责任心,在处理矛盾纠纷时做到用心、公平、正义,依法依规调处矛盾纠纷。组织党员干部定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法律素养和业务能力,让村干部率先成为政策上的“明白人”,及时准确做好答疑解惑工作。一旦发生矛盾纠纷,村党支部第一时间组织人员赶赴现场进行调处,想方设法化解矛盾纠纷,确保矛盾纠纷不出村。在村党群服务中心,门口悬挂着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等4块牌子,干净而整洁,通过开展“滥挂牌”整治工作,规范了各功能布局门牌,摘下制度牌2块,村党支部书记刘安勤深有感触地说:“现在挂牌简约明了,村级事务更加明晰,我们也有更多时间为群众服务。”
  

“三治”融合解难题


  “老陈,还多亏你来给我们解疙瘩,要不我们一家人为了一点小事闹矛盾,这往后日子咋过呀……”余家沟村一组60多岁的余朝惜握着离退休干部陈富景的手,笑呵呵地说。原来,余朝惜与其儿媳因地基问题多次争吵,经村两委多次劝解无效后,村党支部书记便邀请陈富景前往该户家中进行规劝和疏导。经反复做思想工作,最终成功化解了矛盾,这是余家沟村组织乡贤发挥余热的缩影。
  该村整合各类资源,调动各方力量,紧盯群众需求,坚持自治、德治、法治融合施策推进乡村治理。在自治方面,通过在职党员认领服务岗、党员志愿服务、离退休党员发挥余热等形式,扎实推进党员到村党支部报到,开展服务群众工作。召开村民院坝会,采取“当事人说、群众议、干部办”的工作方式,引导群众如实反映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在德治方面,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挥德治教化作用,全面推行“群众说、乡贤论、榜上亮”道德评议机制,以重阳节、春节文艺演出等活动为契机,表彰“最美家庭”“好婆婆”“好儿媳”等道德模范,通过示范引领作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同时,发挥“红黑榜”作用,对有矛盾而不虚心改进、不接受调解意见的村民,在“红黑榜”公示矛盾原因和调处结果,让群众对其进行说教,发挥社会压力助减矛盾作用。充分利用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设置的10支队伍,组织其积极参与治理工作,协助村两委化解矛盾纠纷,服务好村民,提升村民满意度。
  在法治方面,通过法律知识宣传,邀请民警、基层法律服务者进行法律知识解读或参与矛盾纠纷调处工作,让村民敬法、知法、懂法、用法。通过“三治”融合多元化解方式,该村多年来无重大矛盾纠纷发生。
  

基层民主实践建机制


  余家沟村始终秉承民主决策、管理、监督治理方式,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机制,对村子发展和村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经村党支部会提议、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决议,在村务公开栏中公开重大决策事项和实施结果,全过程自觉接受党员、群众监督。
  在2017年,全县确定贫困户进行数据清洗时,该村率先采用民主评议方式确定贫困户,实行“两会两评两榜”即村民小组会、村两委会、两次会后分别进行公示,让大家无异议非常认可,后县委、县政府在此基础上细化出了“三会三评三榜”,并在全县推广。同时,严格落实“阳光村务”制度,按月及时公开党务、村务和财务,让村民了解村两委的工作,保障了广大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在村委会外设立意见建议箱,长期征求广大村民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及时采纳好的意见建议、解释不合时宜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