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多举措提升公证服务质效

2024年12月25日 法治 文章字数:763 文章浏览数:

  本报讯(通讯员 黄卓)2024年,市司法局深入践行法治为民宗旨,扎实开展公证减证便民提速活动,全面推动全市公证行业各项服务措施提档升级,让群众更好地享受到优质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
  缩期限,加快公证办理速度。全市12家公证机构严格落实《陕西省公证办理提速清单》和市司法局要求,推行限时办结制度,将遗嘱、出生、保全等37类235项公证事项(事务)的出证期限分别缩短至5个或10个工作日以内。同时,对于事实清楚、资料齐全、法律关系简单、当事人急用的公证事项以及小额遗产继承、委托等公证,尽量做到当日受理、当日出证,有效提高了公证服务效率。
  减证明,持续精简证明材料。严格执行证明材料清单制度,凡是《陕西省公证事项证明材料清单》未列入的证明材料,不得要求当事人提供,确保清单之外无证明。对于当事人急于办理的基本条件具备的公证事项,在关键材料齐全,部分次要的辅助性材料暂时缺失的情况下,实行容缺受理,缺失材料待办结公证时由当事人补齐。至目前,全市各公证机构累计减少证明材料600余份,提供容缺受理公证服务400余件,大大减轻了当事人的负担。
  提效率,推进一事一站式办。市司法局倡导各公证机构将需要多个部门或多人办理、关联性强、办理时间相近的较多事项集中办理,减少中间环节和群众办事成本,既节省联办部门人力资源,又有效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服务。市公证处上门为佛坪县西岔河镇移民安置土地拆迁协议集中办理公证68份,节省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办事成本。
  强服务,完善便民服务举措。市局要求对老年人、残疾人、军人军属等重点群体申请办理公证事项开通“绿色通道”,优先接待、优先办理,提供上门服务、预约服务、延时服务和加急即时服务,满足群众对公证法律服务的个性化需求。今年以来,全市各公证机构已预约办理公证900余件,上门服务265次,为特殊群体减免公证费用超过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