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老人幸福晚年的灯塔

——西乡县中心敬老院全方位提升服务质量侧记

2024年12月27日 家庭 文章字数:1822 文章浏览数:

本报通讯员 何治 周杨


  在老龄化现象日益显著,养老问题备受社会关注的今天,西乡县中心敬老院宛如一颗璀璨的明星,承载着“以老人为本、为老人解困、为老人服务”的重要使命,朝着服务优质化、管理制度化、生活规律化、设施齐全化、环境花园化的目标迈进,为老人们照亮幸福晚年生活。

  护理员尽心尽责,胜似亲人般地照顾

  阳光透过窗户,轻柔地洒在一位老人和护理员身上,营造出温馨的氛围。
  “大妈,您要是有烦心事,就跟我聊聊。”护理员王林勇用温和的语调安慰着情绪低落的老人。82岁的张奶奶因思念远方的子女而陷入深深的忧郁之中。“孩子好久都没来看我了,我好想他们。”王林勇轻声回应,随后拿出手机拨通视频通话。当张奶奶看到子女的那一刻,脸上瞬间绽放出欣慰的笑容,心情也随之变得明朗起来。
  84岁的杨大爷弄脏了衣服,王林勇毫不犹豫地走上前去帮忙更换。“小王就像是我的亲人,对我的关怀无微不至,在这里我住得很舒心。”杨大爷感慨道。在日常生活中,王林勇还常常为那些喜爱购物的老人提供代购或网购服务。
  护理员陈丽也同样用心。89岁的胡大爷在吃饭时突然噎住,陈丽迅速反应,当即采取海姆利希急救法,同时镇定地对周围的人说:“大家别慌,我来处理。”在她的及时救助下,成功帮助老人缓解了危险。
  近年来,西乡县民政局和中心敬老院积极组织各种培训活动以及技能竞赛,比如护理员技能大赛等。这些活动为护理员们搭建了展示技能和学习交流的平台,有力地促进了护理人员专业技能的不断提升。像王林勇、陈丽这样优秀的护理员还有很多,他们都在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真挚的爱心,诠释着对老人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适老化改造,带来便捷舒适的新体验

  随着西乡县河滨南路的贯通,中心敬老院的北门迎来了改造。“为了便于统一管理和方便来访群众办事,我们要把北门改造成主要出入口。”
  改造后的北门有了新门卫室,值班人员认真履行职责,要求来访人员登记信息,并对来探访的人员询问身份信息,观察其身体状况,有咳嗽、流涕等症状的,不予进入。新监控系统提升了安全管理水平,标准停车位让院内交通井然有序。同时,还规范了微型消防站的设置。
  “适老化改造,给我们带来了舒适的新体验。”“这床睡着舒服,还方便我起身。”“以前洗澡担心滑倒,现在安全多了。”……走进经过改造的房间,可以看到护理床能够依据老人的需求对高度和角度进行调整,卫生间也安装了防滑扶手以及淋浴座椅。这些设施的设置,极大地提升了老人的生活质量,增强了安全性。
  该县中心敬老院积极推动护理设施和床位改造项目,在已经完成前期150张护理床位改造的基础上,又投入80万元用于二期工程,对老人宿舍楼的室内外墙面进行粉刷处理。整个改造过程始终从老人的实际需求考虑,致力于为老人营造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

  膳食营养均衡,满足多样化就餐需求

  “今天的红烧肉味道确实不错。”陈爷爷满意地说。
  “这宫保鸡丁也很好吃,厨房师傅的手艺是越来越好了。”蒲奶奶点头附和。
  一周食谱里要有七次肉(鸡、鸭、猪、牛肉均有),鸡蛋4次,牛奶3次,水果1次。在传统节日,还要制作富有节日特色的营养餐食,并发放糖果、瓜子、花生、水果、饼干等副食。健康管理师张海云对厨房工作人员叮嘱道:“要按照特困供养机构标准化管理要求安排膳食,做到食谱天天不重样、周周有变化、月月有调度,食材按需采购且数量充足,确保老人们吃得好。”
  该县中心敬老院定期召开膳食管理委员会,听取老人意见,研究解决餐食问题,并将合理意见完善到规章制度中,落实到日常餐饮服务里,厨房还安装了明厨亮灶监控设备,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同时,中心敬老院为老人提供供餐、送餐服务,老人用餐按本人意愿足量供应,不限制饮食需求。

  活动丰富多彩,增添晚年生活幸福底色

  “这些活动让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活动让我们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今年以来,西乡县中心敬老院陆续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如“助老助残”“学雷锋”“送温暖”“献爱心”等,为老人的生活增添了丰富色彩。
  同时,中心敬老院积极对接爱心企业为老人带来多样活动,包括表演节目、按摩放松,还与老人谈话谈心,并为老人整理居室卫生。配合爱心商户来院为老人剪头发、剃须洁面。积极开展文娱活动,联系电影公司为老人放映各种类型的电影,让老人感受到影视文化的魅力。
  今年以来,西乡县中心敬老院通过在护理、设施、饮食和活动等方面的持续提升,让老人的晚年生活绚丽多彩。不仅给老人送去温暖关怀,还在西乡县养老事业发展中不断贡献力量,引领更多人投身养老服务,让老人们安享幸福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