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县多举措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2025年01月01日 综合
文章字数:849
文章浏览数:
本报讯(通讯员 程珊)去年以来,洋县生态环保工作坚持绿色循环、生态宜居定位,以改善环境质量、保障环境安全为核心,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县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环保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污染防治高位推进。牢记“国之大者”,高规格召开全县生态文明建设大会、秦巴生态保护工作推进会等会议,大力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落实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各项措施,美丽洋县建设环境保障更加坚实。
蓝天保卫全力攻坚。综合实施大气污染防治六项举措,持续开展冬病夏治行动,部门镇办联动合力抓落实,让蓝天白云常在。截至去年12月23日,共获得优良天数344天,同比增加14天,位居平川县区前列,全县空气质量持续向好,提前完成市考县年度任务。
一泓清水持续优良。实施水生态环境巩固提升行动,开展汉江支流排污口排查溯源,完成6个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汉江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标准,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土壤环境保持清洁。持续加强源头防控,严格落实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2家企业纳入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完成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溯源,有序推进新污染物治理,在全市率先制定《关于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创新制作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指导视频片,县域土壤环境总体稳定良好。
生态安全更加牢固。保持环境执法高压态势,持续开展秦巴环境联合执法,常态化排查环境风险隐患,完成第三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配合,在全市率先成立并运行县生态环境保护和秦岭巴山、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生态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强化国省控环境自动监测站运行保障,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环境质量保持稳定。
服务保障不断优化。坚持“三线一单”刚性要求,严格环境准入,建立环评要素服务保障机制,不断激发绿色发展新动能,加快推进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助力县域高质量发展。
生态文明持续提升。全面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开展“六五”世界环境日、全国生态日主题活动,积极营造全社会共建共享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
污染防治高位推进。牢记“国之大者”,高规格召开全县生态文明建设大会、秦巴生态保护工作推进会等会议,大力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落实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各项措施,美丽洋县建设环境保障更加坚实。
蓝天保卫全力攻坚。综合实施大气污染防治六项举措,持续开展冬病夏治行动,部门镇办联动合力抓落实,让蓝天白云常在。截至去年12月23日,共获得优良天数344天,同比增加14天,位居平川县区前列,全县空气质量持续向好,提前完成市考县年度任务。
一泓清水持续优良。实施水生态环境巩固提升行动,开展汉江支流排污口排查溯源,完成6个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汉江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标准,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土壤环境保持清洁。持续加强源头防控,严格落实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2家企业纳入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完成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溯源,有序推进新污染物治理,在全市率先制定《关于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创新制作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指导视频片,县域土壤环境总体稳定良好。
生态安全更加牢固。保持环境执法高压态势,持续开展秦巴环境联合执法,常态化排查环境风险隐患,完成第三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配合,在全市率先成立并运行县生态环境保护和秦岭巴山、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生态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强化国省控环境自动监测站运行保障,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环境质量保持稳定。
服务保障不断优化。坚持“三线一单”刚性要求,严格环境准入,建立环评要素服务保障机制,不断激发绿色发展新动能,加快推进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助力县域高质量发展。
生态文明持续提升。全面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开展“六五”世界环境日、全国生态日主题活动,积极营造全社会共建共享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