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冬行动”为群众幸福升温加码
截至目前,全市实施临时救助8115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867.26万元
本报记者 司霜
近期气温骤降,保障困难群众温暖过冬,成为摆在基层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项硬任务。连日来,全市各地聚焦群众温暖过冬问题,多措并举开展“暖冬行动”,在过冬御寒物资、资金补助、关心关爱等方面持续用力,让民生持续升温。
“过冬物资够不够?”“暖气热不热?”“还存在什么困难?”近日,记者来到汉中路街道办的明珠社区,社区工作人员正在入户走访,详细了解辖区困难群众生活状况,询问其取暖设备是否安全,御寒衣物有无备用,并为他们送去过冬物资。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是明珠社区开展的“岁寒暖烟火 温暖抚人心”活动,除了做好困难群众温暖过冬的关爱服务工作,还要向群众详细宣传冬季用电、用气、一氧化碳中毒急救等知识,提高群众防范意识,确保群众不发生安全事故。
位于阳春镇付家河村的南郑区中心敬老院有集中特困供养对象263人。记者走进敬老院时,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温馨和谐的画面,宽敞明亮的休息室内,老人们围坐在一起惬意地聊天、看电视。完善的供暖设施让老人们在寒冬里无时无刻都能感受到浓浓暖意。
南郑区中心敬老院副院长苏婷介绍,老年人对环境温度的变化较为敏感,因此早早地对院内供暖设施设备进行了全面检测、维护和保养,及时发放了棉衣、棉裤、棉鞋、棉袜等防寒御寒物资,让大家温暖过冬。
在城固县,当地民政局深化“政府救助+慈善救助”,积极开展“清单救助 联动帮扶”工作,在全县范围内,以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障人士等困难群体为主要服务对象,从群众的衣食住行等生活细节入手,广泛征集群众“微心愿”予以实现。
近段时间以来,许多针对困难群众的暖心救助活动持续在天汉大地上演。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为进一步保障困难群众温暖过冬,维护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我市从2024年10月开始,在全市部署筹划“暖冬行动”,深入村、社区一线入户排查各类困难群众生活状况,密切关注低保、特困供养等特殊群体的生活安全问题,夯实最低生活保障。同时,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救助质量,构建县(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融救融助”服务体系,融合政府救助资源、社会帮扶资源,梳理政策服务清单,精准匹配困难群众实际需求。
据悉,全市“暖冬行动”开展以来,截至目前,实施临时救助8115人次,发放临时救助资金867.26万元,累计支出各类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10.7亿元,及时足额发放5876.98万元低保、特困人员冬季取暖费,部分县区还为有需要的困难群众购买棉衣、棉被、电热毯等御寒物品,切实帮助困难群众解决过冬实际困难。此外,市民政局还全力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保障,指导救助管理机构做好御寒物资储备,加强街面巡查,严格实行24小时服务接待制度,确保救助热线全天候畅通,切实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的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