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争先 砥砺奋进

——汉中促进经济稳进向好纪事

2025年01月11日 深度 文章字数:3807 文章浏览数:

记者 李佩蓉 何淼


  “确保我国经济航船乘风破浪、行稳致远。”2024年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为做好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今年1月10日,汉中市委六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谋划部署了新一年经济社会发展的“路线图”。
  冬日的汉中,记者进企业、看城市、访乡村、走景区……从一个个鲜活故事里,看到全市上下实干争先、昂扬拼搏的坚实步伐。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一线故事】这架无人机是个“多面手”

  你能想象编织一双袜子与生产一架无人机有什么关系吗?科技的创新将这两件看似毫无关联的事物紧密联系起来。
  在汉中天行智能飞行器有限责任公司的展示大厅里,一架折叠翼无人机吸引了记者的注意。
  “这只机翼采用了三维碳纤维复材编织成型技术,这是我国首次将碳纤维编织技术应用于无人机,填补了市场空白。”该公司总经理祖宁军拿着两只机翼向记者对比讲解,“与这只传统铺贴工艺制作的机翼相比,新技术制作的机翼一次成型,各层纤维互相交联,没有断层,抗扭转性能更强。同时,它的前翼、后翼包括螺旋桨都可以折叠,便于携带,便于运输。”
  记者还发现,在飞机的头部有一个光电感应吊舱,技术人员介绍这个吊舱可以实时观测到地面的具体情况,根据任务的安排需要,指导飞机的飞行路线,以及任务需求。可以广泛运用于农林植保、森林巡护、火灾救援等方面。
  去年,低空经济作为新增长引擎,被列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无人机等低空飞行设备制造也迎来了新的风口,汉中天行智能飞行器有限责任公司瞅准了这个市场。
  “公司瞄准低空经济这个新质生产力赛道,与本地高等院校、上下游企业积极开展合作,引进先进发展理念和优秀人才,让发展前景更加广阔。”公司创始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首届天汉工匠王俊说。
  推动城市发展,根基在实体经济,关键在科技创新,方向在产业升级。2024年,全市培育规上工业企业55户,工业投资连续24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预计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接下来,汉中将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构建“研发+中试+孵化+应用”创新链,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大力提振和扩大消费
  【一线故事】冰雪经济持续升温

  2024年12月20日,陕南及川北地区首家滑雪场,紫柏山滑雪场正式开板。众多滑雪爱好者与游客齐聚这里,脚踏滑雪板,在广阔雪道上纵情驰骋,肆意感受冰雪带来的速度与激情。

  留坝紫柏山国际滑雪场,游客身着汉服感受冰雪运动的魅力。  资料图

  “开园半个多月的时间,目前人流量总体不算太大,但每天的入园人次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该滑雪场运营负责人腊玉茂介绍。
  大力提振消费,对于山区县来说,就要依托环境优势发展特色产业。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指示精神,各县区结合自身优势,推出不少“冰雪+”新产品,让“冷资源”真正成为“热经济”。
  依托网络平台宣传引流,近段时间“秦岭雪乡”一词频上热搜,吸引了不少游客慕名而来。“秦岭雪乡”位于通往紫柏山滑雪场的留张路旁、紧邻营盘村,被许多游客称为旅途中的“意外收获”。走进村子,游客不仅能观赏绵延20公里的天然雪带、天坦雪原、十里雾凇森林等自然景观,还能在精心打造的“遇见乡愁”“踏雪寻梅”等景点打卡拍照。这片由绿水青山延伸出的冰天雪地,成为留坝县发展的新增长点。
  在汉中,为文旅消费挖空心思解决问题的地方还有很多。这个冰雪季,我市发布了2024冬季文商体旅促消费暨“汉风年·老家过”系列活动,策划举办冰雪旅游季、“汉风年·老家过”等四大板块210项系列活动。未来,汉中将继续大力提振和扩大消费,增强消费促发展基础性作用,创新消费业态和模式,推进文旅深度融合。

   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
  
【一线故事】电动自行车海外“出圈”

  2024年11月,刚刚入驻经开区褒河物流园区的陕西伍福聚慧电动车有限公司举行了首批中亚、泰国订单车型下线仪式。据悉,该公司总部在江苏,是业内两轮电动车研发与制造的头部企业,其在汉中新建的生产基地占地4500平方米,规划建设3条电动自行车生产线,生产高品质、符合新国标要求的两轮电动车产品。投产后,预计每年生产共享电动车10万辆,年销售额可达5亿元,带动就业100余人。
  近日,记者来到该公司,只见生产车间里整齐摆放着一排车架,流水线上机器运转,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组装着电动车。库房里,一辆辆崭新的电动自行车排列整齐,绿色的车身上印着一串俄文字母,据工作人员介绍,其意为“旅途愉快”。
  “我们一入驻,就接到了两笔国际物流订单,目前,工人们正加班加点赶订单,同时加快新生产线的安装调试。”该公司项目经理刘毅介绍道,生产线上的这批电动自行车,不久将从汉中发往吉尔吉斯斯坦,并在春节前后完成首批交付。
  “近年来,中国制造的电动车在国外,尤其是东南亚等地区广受欢迎。将招引项目落地在褒河物流园的‘两仓’,正是为了依托中欧班列、汉西欧班列,进一步提升汉中的对外开放水平。”经开区招商局副局长陈炳良说。
  数据显示,2024年1月至11月,我市实现进出口总值21.85亿元,预计全年实现进出口总值24亿元,全市共有外贸企业近百家,对外贸易覆盖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5年,我市将坚持内联外畅相结合、通道平台一起建,扩大开放型经济规模,并依托汉中特色优势加强人文交流,提高经济外向度。

   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一线故事】小农场有大乾坤

  小青菜、菠菜、辣椒、萝卜……在汉台区七里街道办事处镇江村乐享金江生态农场中,“共享菜园”内种植的各类蔬菜沐浴在阳光下,长势喜人。
  这些“共享菜园”被分割得整齐划一,种上了各种时令蔬菜,每块菜园旁都立有标识牌,标注了“园主”的信息。
  “镇江村的土地是沙壤土质,平坦肥沃,水源充沛,非常适合种植蔬菜。我种菜的时候不施化肥和农药,是真正的原生态产品,自己吃得很放心,还能分些送给朋友。”每天清晨,王老师总是准时在地里忙碌着,他的妻子则坐在田坎上,轻松地弹奏着阮,让本是平淡无奇的退休生活充实快乐起来。
  “所有的菜园都租了出去,200块‘共享菜园’,就有200个享受农耕生活的家庭。”镇江村党支部副书记曾敏介绍道,“2020年,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创办了这个农场,充分利用城郊沿江区位优势,突破了单一化的土地耕作与利用方式,在休闲农业中找到了乡村振兴的发力点。”
  认租一分地一年需要缴纳租金800元,农场会根据租客的需求提供相应的蔬菜种子,也会免费提供技术指导。该农场开放4年来,面积越来越大,租客也越来越多,村上的人气也越来越旺。
  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2023年,喜欢·里帐篷营地和爱宠寄养基地落地镇江村;2024年,村民李强返乡创业在共享菜园边开起了“村啡”,还有两户村民在自家办起了农家乐……围绕“共享菜园”,镇江村逐渐演变成了“农文旅休闲体验综合体”,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收入也有望突破32万元。
  连接城乡的城郊农业背后藏着全市城乡融合的大乾坤。2024年汉中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化“用勤劳双手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活动,2092个有集体经济的村(社区)经营性收入平均达30.8万。接下来,汉中仍将坚持不懈加强城乡规划布局、基础设施、资源配置、产业发展相互融合,促进城乡一体发展。

   高水平打造绿色低碳宜居宜游的生态城市
  
【一线故事】与红嘴鸥的十六年之约

  唯有山水,可以栖灵魂。这句话到了汉中,就有了生动的注解。
  在汉中人的朋友圈中,蜿蜒的汉江常占据美景“C位”。在汉江汉中主城区段,两岸的天汉湿地公园发挥着涵养水源、净化水质、改善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
  立冬一过,天汉湿地公园内,一座座生态岛屿“浮”在江面,上千只红嘴鸥在江边飞翔嬉戏,市民游客会聚岸边欣赏,不少人用相机、手机记录下人鸟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2008年我们第一次在这里发现了3只红嘴鸥,16年过去,今年红嘴鸥预计超过5000只。”汉中“红嘴鸥之家”志愿者团队负责人赵宏杰介绍,一到周末,来公园赏红嘴鸥的市民游客超过4万人,不少游客专程从福建、山东等地赶来。
  因同样喜爱红嘴鸥,73岁的赵宏杰和老伴张蓬云在天汉湿地公园组建起平均年龄70岁的“红嘴鸥之家”志愿者团队。宣传爱鸟护鸟理念、救治受伤的红嘴鸥,无论天气如何,他们都如约守候在汉江边。
  “环境好不好,红嘴鸥知道。”赵宏杰说,“看到它们,我们很开心。”在汉中土生土长的他,见证了湿地公园从滩涂地变成市民“幸福园”。
  作为汉江综合整治工程的示范项目,天汉湿地公园在建设过程中坚持柔性治水,依汉江江滩的天然形态,通过栈道将岛屿、河流、岸景有机串联,形成水岛相间、水域贯通的滨水景观,达到人水和谐的治理效果。目前,这座集生态、休闲、健身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自然水域面积达6.5平方公里,公园内观测到各类植物300多种、鱼类30多种、鸟类90多种。
  从汉江到秦岭,绿色低碳转型正在汉中全面推开。2024年,全市优良水体达100%,水环境质量居全省前列,中心城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变好9.3%,优良天数同比增加18天。土壤环境稳定良好,突发环境事件连续三年“零记录”。

结语
  一个乡镇的破局、一家企业的创新、一个市场的探索、一处公园的蜕变……这些小小的故事中,恰恰蕴含着汉中经济行稳致远的密码,透露着全市稳经济促发展的昂扬面貌。
  新使命呼唤新担当,新征程要有新作为。
  展望未来,全市上下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按照市委六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坚定信心,奋勇争先,为努力建设环境优美、绿色低碳、宜居宜游的生态城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汉中新篇章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