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10大工作亮点
2024年,汉中市生态环境系统紧紧围绕建设生态城市战略目标和“绿色循环·汉风古韵”发展定位,协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市域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全面改善,各项工作成效显著、亮点纷呈。
亮点一:水环境质量稳居全省前列
完成260个排污口整治、62条河流入河排污口排查。深入推进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消空白计划和农村生活污水分类整治提升,新建镇级污水处理设施3座,整治管网混错接398处;完成238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实现11个县(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第三方运维全覆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提升至46.5%。黑臭水体保持动态“清零”。8个县(区)形成“一用一备”安全供水格局,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质达标率100%。全市优良水体占比100%,汉江、嘉陵江出境水质保持Ⅱ类标准,水环境质量稳居全省前列,汉江(汉中段)入选2024年全国幸福河湖优秀案例。
亮点二:空气质量持续向好,省考指标全面完成
以能源、供热、产业、交通运输结构调整为主线,扎实推进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全市非化石能源比重达14.3%;加快天然气发展扩面增量和清洁能源扩面提质,新增天然气管网261.1公里、供热管网37.89公里、集中供热面积102.09万平方米,新发展天然气用户13.36万户;新增环保绩效B级或引领性水平企业6家;淘汰国三及以下柴油货车2337辆,安装环保门禁系统104套。强化散煤污染排查整治,严格落实“一票通”制度和煤炭经营户压减计划,抽检煤炭854批次,削减禁燃区外煤炭经营户18家。新排查整治涉气污染源6242个。空气质量省考指标全面完成,市中心城区优良天数320天,同比增加18天,排全省第四;PM2.5年均浓度35微克每立方米,同比变好10.3%;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5,同比变好9.3%,排全省第三、较上年提升2个位次,改善幅度居全省第一。
亮点三: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稳定良好
完成37家重点监管单位自行监测报告质量审核和35宗重点建设用地土壤调查,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全面完成“十四五”地下水国考点位环境调查评估和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分。编制实施《汉江流域涉金属矿产开发生态环境调查评估与综合整治方案》,镇巴县平安镇和略阳县长沟、寺沟、癞子岩、麻柳铺5座硫铁矿治理工程全面完工,土壤环境稳定良好。
亮点四:助推绿色发展提质增效
完成“三线一单”动态成果更新发布,为12个规划和86个重大项目出具对照分析意见。修订《汉中市环评审批告知承诺制管理办法》,全市审批建设项目环评203个,涉及总投资111.9亿元。办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10起,案件启动率、办结率100%,办理数量创历年新高。圆满完成全国碳市场履约任务,2家企业入选省级排污许可标杆企业,超额完成年度碳排放强度下降目标。
亮点五:环境治理能力实现新提升
成立市生态环境保护和秦岭巴山、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生态保护委员会,制定公示《汉中市生态环境权责清单》和44个市级部门具体事项清单。谋划申报中央和省级生态环境专项资金项目81个、申请专项资金11.8亿元,新谋划洋县、镇巴2个EOD项目,水环境热点网格监管项目获2024年“数据要素X”大赛陕西分赛“绿色低碳”二等奖、入选全省数字化典型应用场景。
亮点六:环境监测能力绩效评估全省第一、考核全国优秀
充分发挥土壤监测实验室示范作用,全面完成土壤监测省级事权任务,完成国家土壤机械制样研究任务并受到国家总站表扬。圆满完成汉江、嘉陵江流域汛期预警监测任务并获省生态环境厅表扬。建成、运行声环境管理平台。获全省生态环境监测比武团体三等奖,环境监测绩效评估全省第一(不含辐射类),国家总站能力考核连续五年优秀。
亮点七:督察执法更加严格规范,反馈问题整改扎实推进
圆满完成第三轮省环保督察配合保障任务并制定印发整改方案,督察反馈问题按时序推进,交办的群众信访件全部办结。动态排查整治秦巴环境保护联合执法及“五乱”问题,完成106座巴山区域小水电清理整改。出台《汉中市生态环境行政处罚法制审核办法(试行)》,开展专项执法检查16次,检查企业4400家次,立案处罚110起。环境信访投诉受理率、办结率100%。
亮点八:生态环境安全底线有力筑牢,突发环境事件连续三年“零记录”
将588家企业纳入环境风险源清单并实行分级管理,完成10座尾矿库闭库销号。聚焦危化品、涉重金属等重点领域,扎实开展环境隐患排查整治及“回头看”,环境污染隐患整改率100%。圆满完成首次辐射事故应急“盲演”,成功举办广元、陇南、汉中应急执法联席会议,与安康、巴中达成流域联防联控和水质保护合作,突发环境事件连续三年“零记录”、创历史最好水平。
亮点九:生态文明创建多点推进,创建数量保持全省第一
编制《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全面完成上级反馈生态保护红线及自然保护地遥感监测疑似线索点位实地核查、整改销号任务。创建国家级绿色矿山2个、省级绿色工厂3家;佛坪县袁家庄社区绿色低碳案例获评全国典型案例,留坝县获全省首张大型活动碳中和证书、绿色低碳发展经验全省推广,勉县、宁强县获“中国气候宜居县”命名,佛坪县获“国家级避暑旅游目的地”称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及“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数量保持全省第一。
亮点十:环境宣传走在全省第一方阵,生态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成功承办全省生态环境系统生态文明建设宣讲示范“两山”实践活动和媒体创新力培训活动,先后举办“我是生态环境讲解员”选拔赛、“厚植绿色底蕴共建美丽汉中”主题访谈等系列活动逾百次,纪录片《为美守护》在央视播出,《山河召令》节目获全省生态文化创作大赛一等奖。在省级及以上媒体发稿4000余篇,环境宣传保持全省第一方阵,群众生态环境知晓率、满意度持续提升。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核心,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动力,以更高标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打造美丽中国建设汉中实践样板。
(李婉)